“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陕西移动点亮通信普惠之路 助力三秦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 2025-04-09 08:59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赵毅 2025-04-09
分享X

4月2日,中国移动举办“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主题活动启动会,发布数字乡村升级行动,推出一系列举措助力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中国移动陕西公司全面落实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要求,深入实施“数智乡村振兴计划”,持续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建设,推进数智化工程,助力乡村数智化转型升级,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让偏远地区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数智筑基 加大普惠服务供给

陕西安康汉阴县双河口镇梨树河村四组位于秦巴山区,因山大沟深、地广人稀,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陕西移动持续深化电信普遍服务,村民的手机信号“升格”了,梨树河村四组的养殖业和农产品销售也搭上了“网络快车”。

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是国家为解决偏远地区群众通信问题而实施的惠民工程。近年来,陕西移动全面加快新基建,加速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普遍服务,致力于缩小城乡通信服务差距,在农村网络服务中累计投入超8亿元。

截至目前,陕西移动建成5G基站6.2万个,行政村5G覆盖率达98.5%,有线宽带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全覆盖,100%具备千兆接入能力,实现“乡乡双千兆、村村全通达”,为三秦大地铺设了一张覆盖城乡的精品网络。

此外,陕西移动加大普惠服务供给,全省310个农村网格下沉一线为民服务,数千名网格员、装维人员组成服务队,免费为居民提供宽带义诊、智能手机使用指导、智慧家庭升级等服务,让农村居民享受更好的服务体验;积极落实“提速降费”,农村地区宽带通话、流量、宽带资费执行更优惠的标准。

数智兴农 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效,陕西移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快推进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截至目前,已投资超2亿元建设乡村数智化项目2000多个,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数智兴业,让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在农业领域,陕西移动在全省打造智慧农业项目,提供大棚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多种解决方案;打造“安康汉阴猕猴桃溯源平台”“榆林横山5G羊产业智慧管理平台”等一批示范项目,助力农产品、畜牧产品数据可视化、智能化,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发展智慧旅游,助力农民增收。有了信息化手段,汉中油菜花节、安康龙舟节等民俗得以“广而告之”,成为特色旅游名片;在秦岭江山、郑国渠等地,陕西移动为旅游景区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打造智慧景区标杆项目,把“人文风景”变成“文化经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偏远地区居民增收致富。

消费扶贫,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在每年的“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期间,陕西移动通过营业厅展销、社区售卖、直播销售等方式“消费助农”,为偏远地区农户解决销售难题。同时,央企消费帮扶、中移团购及内部购买三大电商平台同步发力,打通欠发达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陕西榆林绥德县胡家沟村智慧大棚。

AI赋治 科技绘就善治图景

在秦岭腹地汉中略阳县仙台坝镇,陕西移动携手合作伙伴打造的“兴里有数·智慧仙台”AI乡村治理平台进入全面测试阶段。该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通过AI分析为游客推荐个性化旅游路线,为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等用户提供精准、便捷的行情信息服务,助力农产品交易决策,为无人机巡航、森林防火监测等应用提供决策建议,助力基层治理和农旅发展。

近年来,陕西移动不断深化民生保障和信息惠民服务,让乡村治理更加有力有序。平安乡村点位建设超过105万个,打通乡村现代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渭南富平十八坊村数智乡村”“宝鸡扶风县农村厕所革命智能综合管护平台”等一大批各具亮点的标杆项目,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效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陕西移动赋能绿色生态治理,创新打造安康紫阳县江河视频监控平台、延安吴起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控系统等生态经济保护开发应用,助力地方政府提高生态治理能力,长效保护自然生态,打造宜居乡村。

数字春风吹进偏远地区,更多更新的惠农应用正在落地。“云医院”让偏远地区的村民小病不出村就能享受远程医疗咨询服务;“5G智慧养老平台”轻松满足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身体健康监控等需求。陕西移动数字化应用正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直接受益,推动“平安乡村”向“健康乡村”、“美好乡村”演进。

下一步,陕西移动将继续发挥国资央企优势,打造智能化应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的数智动能。 (赵毅)

“兴里有数·智慧仙台”AI乡村治理平台。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