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国有企业到2025年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这充分彰显了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坚定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决心。
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是绩效考核的一种制度。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与末位淘汰制度本质都是为了激发干部员工工作热情和潜能,精简组织机构,不断优化员工结构,更好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但两者也有不同,前者包括调岗、降职、降薪、下岗和辞退,后者是指绩效考核结果靠后的员工将被辞退,而且具有刚性。
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要实施好,一定要与员工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这一制度落地见效。三大运营商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电信管理、财务及行政,销售及营销,运营及维护,科研及产品研发人员占比分别达到17.4%、40.7%、30.1%和11.8%;中国移动市场类、技术类、综合类、经理类人员占比分别达到43.7%、38.8%、9.4%和7.3%,其中中国移动研发人员占比为10.3%;中国联通市场人员、技术人员、综合人员和经理人员占比分别达到50.3%、29.6%、12.1%和8%,其中中国联通研发人员占比为8.7%。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综合类人员(含经理类人员)占比明显偏高,研发人员占比相对较低。这样的员工结构与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公司相比差距明显,更不适应运营商新一轮转型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员工结构优化刻不容缓。
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员工结构优化。为此,运营商要积极贯彻执行国务院国资委的政策要求,用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这一绩效考核制度,调整和退出一些绩效考核靠后且不胜任现有工作的员工,尤其要在综合管理、市场销售以及运营维护人员方面大力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真正打破国企“铁饭碗”,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以业绩论英雄”的良好局面,真正让那些混日子的人无处安身。
用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做好思想动员。通过召开动员大会、OA宣贯、下发文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讲,让广大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到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重要意义,让广大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到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激发员工创新热情。二是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绩效考核要做到具体考核指标设计科学合理、指标可量化,绩效考核过程要做到公开透明。三是实施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是激励员工创新的天敌,也是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过程中,要坚持以客观公正的业绩考核为核心,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办事,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四是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法规要求,合法合规做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工作,确保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有序落实,真正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利器。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