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铁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通信保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十年来,公司始终牢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倾心打造应急通信保障“国家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为筑牢国家应急通信网络安全防线贡献铁塔力量。
构建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健全组织体系
中国铁塔始终坚持高目标引领、高质量保障,按照“响应及时、保障到位、客户满意、政府认可、人民认同”工作要求,持续完善应急保障体制机制。目前,中国铁塔总部及31个省(区、市)分公司均设立了应急通信保障领导小组和保障办公室。
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中国铁塔将各类应急保障装备常态化应用到日常维护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保障效率。同时,在北京(华北)、湖北(华中)、四川(西南)、广东(华南)、甘肃(西北)、吉林(东北)、浙江(华东)7个省(市)设置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能。
完善制度机制
为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中国铁塔完善了包括预防预警、突发事件响应、指挥调度、客户协同、信息报送及灾后重建等在内的保障制度,形成总体预案和细分专项预案,共同构建协同、协力、协作的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在发生重大汛情、台风、地震、冰雪凝冻、森林火灾或是重大活动、公共卫生等事件时,中国铁塔总部及31个省(区、市)分公司按照“一地一案、一事一案、一场馆一案、一站一案”的原则,因地制宜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截至目前,全公司累计编制综合应急预案424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3816册。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应急预案进行管理,定期组织权威团队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按年度组织各级公司结合实际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持续提升预案对应急保障的指导作用。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省份差异化特性,开展站址抗毁能力评估,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增强关键重要场景站址基础设施容灾韧性,全面保障了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
打造专业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中国铁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打造技术过硬的专业应急保障队伍,配置各类保障装备。
目前,中国铁塔31个省(区、市)分公司及各合作单位均建有训练有素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据统计,包括合作伙伴在内的应急保障人员共71176人,配备各类保障车辆2.5万台、应急油机17万台、紧急联络工具(卫星电话、对讲机等)8857部、各类防汛救灾物资5036套,整体人员及装备数量在通信行业中位于前列。中国铁塔注重与代维合作伙伴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实现联合指挥与值班、信息与资源互通共享。为保障队伍提供统一技能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实施考核与激励,促使各项维护工作更加安全、更高效率、更优质量。在抗击地震、暴雨、洪涝、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中国铁塔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全力以赴,冲锋在前,协同电信运营企业架起抢险救援“生命线”“保障线”“指挥线”。
对各类自然灾害、重大活动而言,预先演练是提升协同作战能力的“神兵利器”。中国铁塔各级单位通过与电信运营企业联合演练、跨区域调度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针对汛期、台风、地震、冰雪凝冻等突发事件组织开展超过5000次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保障队伍的实战能力。此外,积极对接政府、部队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应急通信保障需求,常态化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应急联合演练,更加全面地服务保障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应急力量转化能力。
2023年组织开展主题为“匠心运维,成就卓越”的“大练兵大练武”技能竞赛,来自31个省(区、市)分公司、52家代维单位的124支参赛队伍、500多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充分展现了中国铁塔专业保障队伍的能力水平。
推进数智化转型 构建“空天地一体”保障网络
打造智能指挥平台
自成立以来,中国铁塔不断完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形成了中国铁塔运维监控和智能运维系统。通过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及重要通信保障的“事件级”管理,这些系统能实时统计全网至乡镇级的通信业务全阻情况,自动预警基站退服情况,预报台风路径等气象灾害信息,对存在风险的站址进行预警等,显著提升了应急通信保障效率。
在浙江,中国铁塔为杭州亚运会迭代升级了智慧亚运通信应急保障系统,聚焦奥体中心核心区域,引入数字孪生等三维技术,将保障颗粒度从“站址”维度精细化到“设备级”,确保通信保障可视化、智能化、更实时。在上海,中国铁塔连续七年圆满完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信服务保障工作,面对大客流下的国家会展中心,中国铁塔依托运维监控、智能运维系统及属地定制的数字孪生平台,将进博会场馆及周边3公里以内的基站、设备、维护人员、单兵设备、油机发电车等全量实时展示到监控大屏,哪里出现告警,平台第一时间就近派单调度、精准解决,实现“一图观天下”式监控保障,大大提升了通信保障效率。
立足资源禀赋,中国铁塔围绕视觉感知、数据采集、图像分析、信息处理等数字化需求,研发打造了全国统一开放的铁塔视联平台。该平台在防灾减灾救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夏季,湖南省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位于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的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中国铁塔湖南分公司火速响应,派出应急防汛铁塔视频支撑团队赶往湖南省应急管理厅,调取团洲垸附近3路铁塔高位视频监控,助力相关部门密切观察决堤口实时情况、洪水流速等。
各类自然灾害突发时,铁塔视联平台能够利用高清高位监控摄像头为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提供实况影像,助力政府部门实时调度和应急决策部署。同时为央视、中国天气等权威媒体提供直播信号,有效帮助群众及时掌握灾情。
创新技术装备应用
中国铁塔坚持提升科技能力水平,积极推动应急通信保障专业能力与维护能力协同发展,坚持创新融合、业能匹配,加快开展无人机、高通量卫星、全地形车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强化新型装备数字化统筹能力,打造多场景立体化的“空天地一体”应急能力体系。
无人直升机具备起降便捷、荷载能力较强、空中悬停等特点,面对突发事件,能够通过装载“全网通”通信基站、高通量卫星设备及光电吊舱的中大型无人直升机,在面对断路、断电、断通信“三断”等极端场景时,全力保障和满足救援队伍及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通信需求。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应急通信保障期间,中国铁塔在北京部署了一架无人机空中基站,全面做好面对突发极端事件的应对。
圆满完成重大任务 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中国铁塔成立十年来,聚焦保障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累计投入保障人员300万余人次、派发保障车辆140万余辆次、派发油机300万余台次,累计完成各类应急通信保障任务1.3万余次,高质量完成了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神舟系列载人航天任务、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进博会等各类重大活动通信保障;为有效应对四川泸定6.8级地震、郑州暴雨灾害、台风“杜苏芮”、京津冀极端强降雨、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海南17级台风“摩羯”等4000余次重大突发事件提供应急通信保障,获得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赢得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铁塔人斗严寒、战冰雪,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5G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服务保障。中国铁塔组织维护人员在“相约北京”测试赛保障后对赛区内5G设备进行检修,确保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登陆,海南省多地道路阻断、电力中断,通信保障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铁塔紧急从5个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及18个省(区、市)分公司调配资源,实现5天全部到位。经过27天奋战,通信网络成功恢复至灾前水平,实现“零伤亡、零事故”目标,获政府及客户高度认可。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灾情发生后,中国铁塔甘肃分公司第一时间奔赴前线保通信,各级保障人员各司其职,与各运营商省市公司深入对接,协调周边保障资源,统一指挥调度,联合开展保障,确保通信网络平稳运行。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发生特大暴雨灾害,多条市区内道路损毁且内涝严重,抢修人员上站极为困难,部分人员及维护设备被困灾区。面对重重困难,中国铁塔属地分公司党员突击队逆行前往一线进行维护,冒着山洪暴发、山体坍塌的危险,争分夺秒,通宵达旦,保证了全市基站的平稳运行。
2019年1月,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遭遇雨雪凝冻天气,中国铁塔贵州分公司干部员工齐上阵,党员团员组成先锋队不惧刺骨严寒,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应急抢修工作。
未来,中国铁塔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有效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和重要通信保障为主线,以提升应急通信和重要通信整体效能为牵引,建设专业化综合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全面提升公司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和重要通信保障方面的综合能力,实现从救灾抢险到减灾防灾的能力跃升,确保“打一仗、胜一仗、进一步、上一个台阶”,切实履行中国铁塔作为应急通信保障“国家队”“主力军”的使命担当,为实现网络强国目标,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的国家应急及重要通信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