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工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三)|聚力做好产业科技创新“大文章”

发稿时间: 2024-07-18 08:26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鑫 2024-07-18
分享X

5G、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邮轮、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570多家华体官方网页版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华体官方网页版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2012年的17.6万件提高到2022年的55.5万件;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要载体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产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持续深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加快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进重大战略性技术和产品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C919大型客机交付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华龙一号”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被誉为“争气机”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正式投入商运;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随着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战略性技术和产品创新成果捷报频频。

近年来,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与产业各方一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不断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新模式,持续健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的政策机制,着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为加快重大战略性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了重要保障。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中小企业占企业数量的绝大多数,是产业创新领域最活跃的生力军。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中小企业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监测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三赋”行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在一系列体制机制保障下,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已培育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0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走“专精特新”道路,加速释放创新活力,成为所在细分领域的创新“担当”。

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

产业科技创新正在由复杂向超复杂、“线性”创新向“网式”创新、不确定向超不确定、单点突破向体系突破等方向演进。构建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是顺应科技创新演进趋势、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水平、支撑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打造体系化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

围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布局建设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出台《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加速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系列政策举措和落实成效,为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高水平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和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撑。

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抓手,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