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海岸见证下,是信念的坚守;海浪拍打下,是责任的传递;海风吹拂下,是使命的接力。这是海岛守望者们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一支队伍与一座孤岛间的不解之缘。
东矶岛,这座孤悬于东海之上的小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这里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灯火辉煌的街道,甚至连日常生活所需的水电都显得奢侈,但为何会有一支队伍愿意默默守望它十九年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座看似不起眼的海岛,扼守着海域通信的重要关口。海岛虽小,责任重大,它毗邻繁忙的海运航道,为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海上作业人员搭建起远程通信的桥梁。
艰苦筑基站,开启通信篇
万显辉,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其他成员的“老师头”。他与东矶岛的相遇始于2004年,那时,东矶岛周围海域还处于通信的盲区,在周边海域作业的渔船无法与外界联系,一旦发生海难后果不堪设想。万显辉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严重问题,海岛上建设基站可不比陆地,注定困难重重,但是身为一名党员,他深知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于是主动请缨,带领团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注定艰苦的基站建设之路。
在勘察东矶岛的前一天,这支队伍先行搭乘小型运输船去到邻近的雀儿岙岛对一台500瓦的微型风力发电机进行考察和测试,却在归来的晚上突遇罕见的大风雨,小船几度险被掀翻,这一役中他们与淹顶的巨浪拼搏,九死一生,然而当头一棒并未使他们胆怯,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构建海域通信网络的决心,在风雨过后的第二天,他们便开始了机房的施工工作。
建设中的东矶岛基站
从码头到基站选址,需要翻越险峻的山峦,徒步攀爬至少一个小时,岛上的山势异常险峻,地面更是布满松动的小石块,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每一步都显得心惊胆战。他们同样没有退缩,始终秉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没有路的海岛上,他们用双脚踏出道路;在没有机械的环境下,他们用双手挖掘沙土;在没有载具的困境中,他们用双肩扛起建材。最终,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在岛上成功筑起机房,铺设了通信网络,从此周边海域信号畅通,与外界的联系再也不断。
万显辉与刚竣工的东矶岛基站
跨代志相承,网络稳守护
岁月如梭,海域的网络从2G时代迈向了5G时代,这期间团队的成员有许多人从“共青团员”变为了“中共党员”,团队成员也从“80后”扩充到了“00后”。十九年来,这支队伍一直守望着海岛,无畏严寒酷暑、狂风骤雨,只要海岛发生状况,万显辉和他的团队便会在第一时间跨海赶赴一线,为周边海域的通信网络保驾护航。
有一次动力监控系统显示东矶岛基站系统电压在大范围窜动,长期的电压过高势必会引起蓄电池过热燃烧,最终令整间机房付之一炬,那将会给岛上居民及其周边海域的海事活动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那时正值春节,他们主动放弃假期的休息时间,返回工作室对各类元器件的性能进行不断地测试和优化,最终敲定了一种“无触点、长寿命、多梯级”和“就地自动控制、遥控应急处置”的方案。当时的海情并不乐观,但他们仍抓住窗口期登岛进行抢修,使险情得以成功解除。
那晚,由于需要确认控制系统在不同天气状态下自动调整的精准性和远程遥控的可靠性,万显辉独自留在了基站进行观察,但是翌日接踵而至的强风禁航硬生生阻断了他的回家路。在等候船只的三天里,他偶然发现了一头不慎跌入深坑而受困十来天的牛,但是当时岛上除了他便只有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他们一边为牛投喂食物“续命”,一边思考对策,所幸最后依靠着木条和木板钉成的“梯子”,顺利将这头饿得皮包骨的牛救了出来。一场意外的救援行动,虽然最终是化险为夷,但也让他再一次觉察到海岛这一孤立无援的特殊环境所具备的挑战性与艰巨性。
用“梯子”救援岛上被困深坑的牛
巡检维护、设备升级、应急抢修、动力保障……由于海岛的特殊环境,每一项任务都愈发艰巨与繁重,抢修更难进行、故障更为频发、设备更易老化,慢慢地,岛上的设备已无厂家愿意维保。不过,新一代团队成员已经接过前辈的重任,他们勇挑重担,展现出更加出色的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
从椒江出发去到东矶岛基站需要三四个小时,且受到潮汐和天气情况的影响极大,没有办法轻易上岛,他们就把准备工作做到最好,每次上岛前都会提前分析电源系统运行故障的原因、整理好关键数据来保证登岛后都能顺利完成所有的维护工作;没有稳定的动能来源,他们就自主研发出因地制宜的改良装置,设计了风光互补和柴油发电机远程遥控的供电系统,实现发电机、风能、太阳能间稳定的动力切换,确保基站的3千瓦通信设备不退伏,这套系统还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同行和设备厂家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岛上环境复杂,每年近十次的台风总会损坏一些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设备,没几年便已无设备厂家愿意继续维保,他们非但没有为此气馁,反倒自主学习了相关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不管是远程视频还是动力监控的故障处理,都能通过自修和自主维护的方式处理……依靠一系列努力与精细化的维护管理,一个又一个难题被攻克,海域的通信网络也因此变得更加稳定高效。
团队将被吹倒的风车重新立起
深情告别时,薪火永相传
在万显辉退休的前夕,他心中最牵挂的就是这座孤岛和上面的通信基站,这不仅仅是因为基站的重要性,更因为他与这座岛屿、与这个基站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当团队踏上岛屿的那一刻,万显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深深地记住这里的一切。这是他最后一次带领团队登上了东矶岛,既是作最后的告别,也是做最后的交接。在这最后一次的维护任务中,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他们逐一检查了基站的设备、线路和动力系统,确保一切都处于最佳状态。
万显辉最后一次在东矶岛带队
在检查过程中,万显辉仍一如以往地向团队成员传授经验和技巧,恨不得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新一代的联通人。团队成员也没有令他失望,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排险和维修,顺利地使基站成功恢复了运行。那时,万显辉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他深知,自己的退休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一代联通人守护的开始,这座基站和通信网络会在新一代联通人的守护下继续稳定运行。
而今,万显辉退休已逾半年,在这半年里东矶孤岛的通信网络从未中断,因为有一支队伍仍在将关于责任传承与使命接力的故事续写。“百年传承,三十而新”,新一代联通人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自己的风采与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肩负起这份重任,守望着海上的孤岛,将这份使命与奉献永远传承。
编辑:杨扬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