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25G的电影1s就能下完”“通过小巧的通感算一体基站,华体(中国)就有了‘眼睛’,能实现智慧驾驶”“不戴任何设备,就能裸眼享受如临现场的3D效果”“不接电源,贴上薄如蝉翼的无源物联终端就能实现万物互联”……5G-A商用时代已经正式开启,我们的生活会迎来什么样的变化?
通信“六边形战士”
5G-A,作为5G和6G之间的桥梁,它可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升级版哦!作为“六边形战士”,5G-A强化了原有5G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三角能力,进一步拓展出了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空天地一体三大能力。
5G-A最直观的体验就是快!在杭州大莲花体育场旁的观澜路,可以坐上中国移动5G-A网络体验车体验到全球最快网速。工作人员按下测速按钮,5G-A实时下行速率超过了10Gbps,相比5G的网速提升了10倍。在位于延安路的杭州移动元通营厅,随便拿起一台支持5G-A技术的手机现场测试,网速瞬间达到了5Gbps,点开一部1GB大小的高清视频,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就下完了,而同样的视频,5G网络需要用时6秒缓存下载完毕,4G手机至少需要一分钟。
除了快,5G-A还能怎么“玩”?
以裸眼3D为例,基于5G-A网络的支持,用户手捧支持裸眼3D技术的电脑、手机、Pad,通过2D片源实时转换成3D源,能直接观看3D版本的新闻视频、体育比赛、电影电视。
此外,5G-A特殊能力——通感一体,它的监控精度达一米以内,跟踪时延缩小到秒级,3公里内的无人机,5公里内的车辆,10公里内的船舶能精确跟踪定位。
目前,中国移动协同产业伙伴在浙江率先完成“水陆空”全场景的5G-A通感一体验证,运用5G-基站感知功能,实现对低空无人机、道路车辆、水域船只的位置感知,保障低空安全,探索车路协同,引导水域船只。钱塘江畔、京杭大运河、西湖水域,低空飞行器的飞行轨迹、速度、经纬度等,船舶的航迹、速度等都能精准感知,为空域、河流、海域管理和低空经济等发展全面护航。在陆上,不同于自带雷达,5G-A通感车联技术突破了车辆对全路况的实时感知能力限制,准确获取跟多场景信息。比如,在大暴雨的场景下,车辆远光灯打开,车载摄像头已无法辨识车辆情况,但是5G-A基站仍可以清楚地感知车辆的距离和移动速度信息。
小小卡片实现千亿级物联
无源物联是5G-A的又一项重要应用场景。无源标签通过5G信号的信息能量交互具有免电源广连接能力,助力仓储物流、华体官方网页版数字化升级增强低速物联网能力,可以解决传统物联网设备的电源问题,把物联网的标签做得轻、薄、小,并能实现超远通信距离、全域覆盖、高精定位和温度+湿度+震动数据融合采集,支持千亿级别的联接。
“别小看这小小的一个卡片,它在无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与200多米外的基站完成通信,标签识别的准确率可达99%。”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表示,“比如在大型仓储园区,通过无源物联技术可以实现货物一键盘点,环境信息实施监测,工作人员自动管理,货物物流全域追踪等,可在物流、华体官方网页版制造、电力行业、畜牧等行业广泛应用。”
5G-A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您准备好了吗?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