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形机器人“妮娅”微笑迎宾,“小关咖啡”机器人忙碌送餐,“天工2.0”展示智能行走能力,“宇树科技G1”握手互动……一场科技与未来的盛宴正在上演。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商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之道,共话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新篇。
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科技园区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最活跃、产业集聚最密集、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发展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指出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高是高水平,新是新技术,强调要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站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节点,如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如何构建开放共赢的全球科技创新生态?本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深刻启示。
先弄清楚:什么是“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什么是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高新区发展处处长周力给出了权威解读“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在国际视野和全球比较中,处于第一梯队和领先位置的高科技园区,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资源配置能力全球领先、引领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潮流的创新高地。”
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高新区发展处处长周力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具备五大领先特征:原始创新能力领先、高端产业集群领先、创新创业生态领先、全球创新网络领先以及现代治理模式领先。从美国硅谷到英国剑桥科技园,从日本筑波研究学园城到韩国大德研发特区,这些全球知名科技园区无一例外地展现出这五大特征,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科技园区发展方案。
我们要把准科技园区建设的历史定位和时代使命,在全球科技创新大格局中找准方位,立足国情、放眼全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之路。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源头活水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核心内涵。周力处长强调,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以探索“四个转变”为总体要求,以推动“五个融合”为关键着力点,以实现“五个领先”为发展目标,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以“土壤、种子、园圃、森林”为比喻,生动阐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发展逻辑,“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科技园区能够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的沃土,科技成果是我们优选的种子,在耐心资本、包容政策、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同呵护下,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在园区中聚木成林、集群成势。”实践证明,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励波介绍到杭州高新区的服务理念。通过“产才融合”引人才、“做优生态”兴人才、“创新机制”聚人才,杭州未来科技城打造了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通过“精准滴灌,润企无声”,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服务模式;通过“政银保担”四位一体的金融政策体系,为企业融资提供保障。
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励波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的协同推进。各地科技园区应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本地区特色融合路径,在激发创新活力中培育新质生产力。开放合作创新,构建全球科技生态网络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加强全球科技合作成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必然选择。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表示,在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我们充分认可并推崇发展模式与发展阶段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往往能够启发全球其他地区的科技园区因地制宜地借鉴这些创新方案。
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
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执行主席丽娜·米兰达强调了跨边界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仅只是做深挖的工作,也必须要去引领未来社会以及在知识产业界的合作。不管是现在或者是未来的挑战,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更加复杂、更加整体、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解决方案,不仅仅固步自封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区域。
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执行主席丽娜·米兰达
本次论坛见证了首批7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与国外科技园成功“牵手”,开展实质性合作。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与德国LAUNCHRhein-Main、中关村生命园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国际医疗器械城与Startech俄罗斯创新加速器等园区将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这些合作不仅为中国创新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桥梁,也为国际创新资源“引进来”开辟了通道。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科技园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随着科技园区发展,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成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周力指出,要构建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模式。通过建立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政策制度先行试验环境,实施园区合伙人计划,探索成立业界共治主体,深入探索集群数字化治理,构建全要素数据底座,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等举措,推动科技园区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李妍围绕“五个一流”的目标,分享了集团服务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建立高精尖产业首席服务官机制,中关村发展集团对接“四院”(院士、院校、院系、院长),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空间+投资+服务”模式,实现对科技研发人员的深度链接;通过围绕原始创新源头,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聚集,推动高水平科技园区建设。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李妍
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基础保障。只有构建起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模式,才能为园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制度支撑和动力源泉,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
面向未来,新赛道培育成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战略选择。论坛上,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正式启动了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旨在推动国家高新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17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获得授牌,14家中关村未来产业园正式揭牌,这些园区将成为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布局未来赛道,就是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引领产业变革创新,不断增强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超越的新起点。当前,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正加速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借力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和即将召开的IASP2025年世界大会等国际交流平台,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高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