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5G,巴适得板!”提起这几年种茶的最大帮手,四川青川县白茶种植户强锡香有点腼腆地说。在她身后的茶田边上,一个电子屏上清晰显示着当天土壤温湿度、氮磷钾含量,这些都是分布在数十亩茶田中的传感器上传的实时数据。不远处的山脚下,悄然耸立着一座座5G基站。而这片天空下的四川,刚刚宣布在中西部率先实现了2.6万个行政村100%通5G。新年伊始,记者就来到这片过去被认为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土地上,来了解一条更顺畅的信息通信天路给这里带来的巨大变化。
5G进村,“活路”更广
5G进村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在青川县,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
青川县是四川著名的茶叶种植基地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成为“白茶一号”的茶叶基地。白茶是近年来从浙江安吉引入青川县的,但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也面临“水土不服”等棘手问题。四川移动青川分公司集客总监王永康介绍,为了更好地帮助当地茶农,从2021年开始,四川移动加快5G基站部署,专门为青川县白茶种植基地打造了一套5G+智慧农业“青川茶智”平台,具备支撑远程专家指导、专业化培育茶人、精细化管护茶园、茶旅一体化营销等功能,种植茶叶的相关数据一旦某项指标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向负责该地块的网格员发送管护信息,提醒其开展管护。系统还对茶叶加工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生产端和销售端的智慧化,让来自大山深处的茶产业更加智慧,经济效益倍增。
5G带来的“活路”还远不止种茶。当地留守在地坪村的徐小蓉介绍:“现在,不用往外跑,只要在手机上回复个信息,在家门口也能找到给茶园除草施肥这些‘活路’了。”提到她现在的生活变化,她总是笑得合不拢嘴,满心欢喜地介绍起“青e就业”这个神奇的数字化平台。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乡村干事创业。但是广大农村面积大、人员分布广,挣钱就业的机会往往不确定。2022年,四川移动创造性地在广元市青川县建设了“青e就业”数字化平台,将5G、大数据与AI结合,通过5G精准定位人群,通过大数据全量收集用工需求资源,全面梳理劳动力信息,运用AI将用工信息与市场主体用工需求智能匹配,并通过AI外呼实时告知匹配成功待务工人群。徐小蓉说:“有了5G,我在任何地方都能便捷、及时地收到平台信息,找到合适的工作,每年收入从原来的5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元。”
5G下乡,湖山换装
5G的下乡还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乡村兴则国家兴”。四川联通针对八尔湖地理、人文、产业特点,以5G和数字科技为依托,构建了八尔湖乡村振兴的整体思路。通过数百个AI高清摄像机、数千个传感器终端、数十个应用系统、PB级全景价值数据,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的技术特性,结合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让八尔湖20平方公里土地、8个行政村的全貌“跃然屏上”。
不仅如此,5G的融合应用给村民农作、经营、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5G智慧农业掌上灌溉施肥,节约施肥劳动力80%以上;5G智慧文旅打造“八尔龟”IP形象,通过其生动灵趣的形象和故事来代言传播八尔湖镇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推出“一码游八尔湖”小程序,吃住行游购娱“码上”轻松搞定;5G助农直播间带货销售收入2万元/小时;5G远程医疗打破乡村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5G互动课堂实现乡镇与县域资源互通,乡村振兴人才干部培训500余人次;5G无人船巡湖效率提升3倍以上;5G赋能基层治理,数字平台自建设以来共整合政务办理应用21个、便民服务功能应用17个,线上使用累计达3.7万余人次,办理各类村务工作300余件,处理纠纷调解等民生服务案件100余件,乡村大喇叭宣传宣贯300余次。在这里,手机成了的农民“新农具”,5G成为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的强大引擎,正以不竭动力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旅游业现已成为广元市青川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实现青川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化利用,让环境更和谐,也让游客更加便捷,四川移动在“智游青川”七大景区共建成62个5G基站,配备高清球机摄像机,实现5G+AI视频能力全面升级。以“唐家河保护区”板块为例,游客可以在线上遇见保护区的110种野生保护动物,特别是可以进入动物出没直播画面,实时观看难得一见的“熊猫出没”,让这群“精灵”住进游客的手机里。
5G升空,低空兴隆
此次探访的多个场景中,由5G/5G-A护航的无人机应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正是眼下风生水起的低空经济先行先试的生动案例和坚实市场基础。
在大邑县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得益于5G网络的广泛覆盖,园区内无人机作业已全面实施,达成植保100%的无人机化和播种作业30%的无人机化。四川电信携手四川省乡村发展集团等单位,率先在这里打造了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5G+智慧农业基地,已建设应用的可视化系统、环境智能传感系统、气象系统等依托5G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性,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融合与协同处理,参与农事的人员能够直观详尽地了解园区农资信息、农业服务信息、产品消费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园区实时景观、农作物种植和生长情况以及环境状况等内容,实现农业数据可视化、业务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
在此前方圆2公里无通信基站的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张家坝村,受益于四川铁塔建设的5G基站,不仅为村里留守老人和孩子建立了连接亲情的桥梁,同时张家坝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利用无人机技术实施直播密植、精准播撒、按需施肥、绿色生物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科学管水,确保了水稻的健康生长,2024年当年实现富硒水稻与低糖水稻双丰收。
在四川天府新区,四川移动将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机载专用通信终端“哈勃一号”和“中移凌云”5G网联无人机管理运营平台有机结合,升级打造出AI+移动网联无人机体系。在平台的自动控制下,无人机成为一个个“空中咖啡配送员”,快速安全准时地将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送到顾客手中。通过5G网联技术可以在后台远程实现航线规划、一键启动、远程控制、无人化操作飞行等操作,实现全程自动化配送,同时对咖啡等物品进行精准定位和跟踪,确保急需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在天府新区万安街道,5G网联无人机在平台的自动控制下,可以进行航线自主飞行、采集视频图像实时回传以及智能捕捉和分析等,从而实现远程、实时查看现场视频和图像,实现高效治理。无人机在空中能够通过管理辖区的巡检,及时发现违章建筑、企业违规排放、违规施工、占道经营、垃圾堆放等各种异常违规事件,从而减少城市安全隐患。
天府之国,战略腹地,吃苦奉献,敢于雄起。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村村通5G在这里大放光彩,不仅惠民兴业,还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下一步,四川通信业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稳步推进5GA、万兆光网起步,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满格天府”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不断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
记者手记
这次来四川采访,记者感触良多,千言万语总结为三个感谢。
第一,感谢这个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打通偏远山乡“通信难”的力度和速度空前。“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成为全体通信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如今,通信网络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信息化建设的大门,农业农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云朵上的千年古寨,还是草原深处的边远牧村,均可以享受到和北上广深一样甚至更好的未来服务,让老百姓在信息化发展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感谢通信人。四川面积全国第五,常住人口全国第五,GDP全国第五,却实现了2.6万个行政村100%通5G,中西部第一;首个全光网省,全国第一;农村宽带用户1644万户,全国第一。四川通信人以三个全国第五的条件干出了全国领先的亮眼业绩。
此次采访中,大家谈论的四川人最有代表性的特质就是“能吃苦”。在海拔最高的村通站、最偏远的村通站、交通最曲折的村通站、全线5G覆盖的最美公路——318国道的背后,不仅是四川通信人工作吃苦耐劳、敢于“下深水”、敢于雄起的生动写照,也是全体通信人多年来筚路蓝缕、追求卓越的缩影。
第三,感谢5G。正是因为有了5G这样具有多重特性新技术的加持,我们才能深入田间地头等一线场景,解决各种急难愁盼问题,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创造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村村通5G为我们更加精彩的未来确定了良好基调,如今具有更强特性的5G演进技术——5G-A正迎面而来,已在城市建设、智能制造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相继落地,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为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形成增添了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