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焕新貌 数智引擎激活三秦动能

发稿时间: 2025-03-19 14:25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杨赞 2025-03-19
分享X

全国文旅爆款IP“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内,云游长安-大唐居民身份证、AI定制写真让游客们“五感体验”瞬间穿越回唐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里,一脸通关、智慧中转让飞行体验更加便利;西安地铁8号线上,全线覆盖的5G-A 3CC技术让手机网速蹭蹭涨,市民直呼“聊咋咧”!

千年古都焕新貌,数智长安汇新机。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领下,陕西省正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5G-A、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推动千行万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构建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引擎。

日前,记者来到陕西西安,实地探访了千年古都在AI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低空经济、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解码三秦大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

昇腾算力赋能西安数智化转型 打造普惠AI新标杆

科技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CC)作为驱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正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助力“人工智能+”行动落地。在日前举行的“昇腾新动力 DeepSeek新纪元”主题沙龙上,政产学研代表齐聚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共同探讨算力普惠与AI赋能千行万业。

据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首席运营官张云鹏介绍,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算平台基于昇腾+DeepSeek支持企业低成本部署AI应用,已孵化多个政务、遥感、文旅等领域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包括,通过“AI+文旅”技术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创作,联合高校开发的流体力学大模型应用于国产大飞机仿真设计等。

昇腾通过全栈软硬件协同实现模型训练效率跃升及成本百倍优化,驱动企业从通用场景到核心业务全链条升级。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00家企业通过昇腾生态实现AI应用落地,享受即开即用、安全高效的算力服务。

在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记者了解到,其雁塔智算大模型平台入选2024年陕西唯一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并于今年2月部署DeepSeek大模型,实现“即开即用”的智能化服务。作为国家级人工智能平台,该中心以500P AI算力与8P HPC算力构建智能底座,为西北地区政企学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在陕西长安计算科技有限公司,3万平方米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布局服务器、台式机及便携式计算机三条自动化产线,据了解,服务器年产能已经突破了10万台。依托"鲲鹏+昇腾+麒麟"生态核心优势,长安计算打造"硬件+软件+系统集成"三位一体模式,其产品已应用于政府、金融、医疗等八大领域,参与全国30余个智算中心建设,在税务、电力等关键行业实现规模部署,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的算力底座,赋能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1.jpg
图、陕西长安计算服务器产线(杨赞 摄)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记者看到了由学校打造的“慧通大模型”。该模型是落实教育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自主研发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大模型。“它集成了1200万余教学资源、1.2亿学生数据及487项学校规章制度,可以精准响应教学答疑、学情分析、政策咨询等需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苗启广介绍,“学校创新构建了物联、数据、AI三大中台,建成智课平台,开发数字虚拟教师、课堂教学智能督导、决策驾驶舱等智慧应用,形成‘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助交流’五助体系。”通过eMOOC联盟和西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联盟,辐射带动西部高校教育同频发展,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可复制的“西电方案”。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工智能是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据了解,陕西将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依托西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平台,以智算为基,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AI与实体经济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数智技术提升陕西百姓幸福感 助力千行万业产业升级

当城市轨道交通注入数字化新动能,西安正加速迈向智慧城市新未来。

西安地铁8号线作为全长49.9公里,设有37座车站,其中13个为换乘站点的"换乘之王"线路,覆盖了西安多个重要区域。该线路作为全国首条全线部署覆盖5G-A 3CC技术的地铁环线,标志着西安电信"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取得重大成果。依托三载波聚合和超级上行等多频协同技术实现网络性能跨越式提升,站厅峰值速率达4Gbps,车厢内也可保持1.7Gbps高速传输,较传统5G网络性能提升数倍,乘客在高速行进中也能享受4K直播和秒传文件的极致体验。

除了地铁,市民游客们的飞行体验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联合运行控制中心现场,记者了解到,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与陕西移动合作,在西安机场三期工程中打造了全国首个机场5G专网,集成IPv6+园区网、AI算力等前沿技术,构建“感知-网络-平台-应用”全栈数智体系,为旅客提供“一脸通关”、智慧中转等智能服务,打造民航智能化转型新标杆。

图片2.jpg
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联合运控中心(杨赞 摄)

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西安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今年全国两会,国家明确提出在低空经济领域,要适度超前研究布局低空智能网联等基础设施。像地面交通一样,低空飞行也要修网修路。”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智能低空天网和天路这“一网一路”,对国家经济、社会、国防等方面都有巨大价值。他介绍,西安科为集团基于昇腾AI体系研发了“悟空LASIS”低空智能融合系统,打造全国首个智能低空天网与天路体系,实现飞行器、设施、监管平台三位一体互联,为低空经济安全高效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计划依托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和服务区,布局低空飞行服务站,构建“路空协同”立体交通网络,支撑海岛巡检、医疗配送、物流运输等多场景应用。

图片3.jpg
图、西安科为集团无人机+医疗救援方案演示(杨赞 摄)

作为文旅大省,技术创新也让陕西焕发了文化新活力。走进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就仿佛穿越到了盛世唐朝,多样的AI创新产品带记者解锁了数字文旅新体验。据了解,由陕文投集团打造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成为全国文旅现象级IP。此外,陕文投集团还推出了AI伴游助手、数字人导览等智慧服务,春节AI短视频曝光量超10万次,"游陕西"公共服务平台已实现全省3A以上景区全覆盖,用户数超400万,服务游客数突破千万人次。《赳赳大秦》演艺融合前沿多媒体技术,开创沉浸式演艺新范式。

从算力基建到城市智慧治理,再到文化焕新,陕西以数智技术为主线,构建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随着5G-A、AI等数智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规模部署,以及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应用场景的落地,三秦大地有望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加速崛起,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陕西范式”。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