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如何更好地创造社会价值、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个问题上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们,如今有了充分交流观点、分享实践案例的平台。
12月3日,以“生长”为主题的2024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大会(以下简称“S大会”)在北京举行,旨在关注可持续发展中的企业力量,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平台,广泛连接各行各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生态伙伴,推动社会价值生态圈的形成。
本次大会由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办公室(UNRCO)、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共同主办。来自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引领者、行动者、研究者与倡导者汇聚于此,从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不同角度,分享针对众多社会问题的“解法”方案,共议如何有效使用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创新力量,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24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大会现场。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本次大会的目标,即凝聚共识、推动资源共享、鼓励协同创新以及打造交流互动平台,这些都是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我相信,本次大会不仅能激发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还能促使各相关方采取富有意义的行动”。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S大会上发言。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指出,近年来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先行企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新的实践。
彭华岗的演讲中,提到了多个中国企业助力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华润集团捐建的希望小镇,将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深度融合,打造了现代化乡村的新样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探索出“新能源建设+沙戈荒(沙漠、戈壁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发展新模式;腾讯发起成立百亿元的“新基石科学基金”助力基础科学研究,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形成了对中国基础研究的有益补充。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在S大会上发言。
“中国企业的探索和坚守,向世界贡献了追求可持续发展、创造社会价值的中国 ‘解法’,我们热忱期待世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彭华岗表示。
清华大学副校长、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院长杨斌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可以帮助企业摆脱囿于“赛道”的惯性思维,不再以短期的商业利益为目标,而是服务于尚未得到满足的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充分发挥科技的创造能力,成为社会的“善引擎”,“如果这个社会当中出现很多这样的‘善引擎’,我觉得整个社会的面貌、社会的动力系统会变得非常不同”。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除了腾讯自身的科技能力之外,要连接120、医院、社区志愿者等救援力量,同时也要连接物业、出租车司机等社会力量,以及连接AED等社会急救硬件资源。”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介绍,这样的应急网络,10月份已经在中国四座城市落地,培训了超过60万急救志愿者,接入超过2万台AED设备,救援7000例左右。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S大会上发言。
如何在不同的议题类型上寻找对应的“腾讯解法”?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SSV负责人陈菊红在现场分享了一则故事——今年久久公益节期间,延安一位爱心人士通过分分捐给公益项目“爱心餐”捐了一分钱,3天之后他在手机上收到反馈,这一分钱和其他人的捐款一起汇聚成了15块钱,通过微信支付让一名环卫工人领券在餐厅里吃了一碗盖饭;得到反馈后,他马上又捐了10块钱,因为他觉得这个事情靠谱、对自己尊重,可以持续做下去。
“在爱心餐产品的设计流程中,无论是谁出资捐款,都是通过微信支付让环卫领券,在提供爱心餐的餐厅中核销,最终给捐赠人反馈。运用数字化能力,互联网捐赠的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被连接在一起,从而让公益变得更透明和可持续。”陈菊红表示,“我们要破的题,是找到社会议题中最适合腾讯去发挥作用、最痛的那个点,然后用腾讯最擅长的能力去撬动问题的解决。”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SSV负责人陈菊红在S大会上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S大会现场,清华大学正式宣布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致力于深入研究和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的内涵与实践。该学院将通过与企业共同探寻共创路径,挖掘中国可持续社会价值的发展成就,推动其理念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实践。在成立仪式上,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副院长程源同步对外发布了研究院的首个项目“可持续社会价值全球开放研究计划”,探索创造社会价值方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