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0月的八闽大地,天蓝山秀,水碧和谐,气候清宜,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从山顶到海洋,在保护治理格局下,福建移动砥砺奋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融入和服务生态福建建设,推动“双碳”战略融入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布局,以数智力量助力推动降碳、减污、扩绿,为生态福建建设打造了一条信息化的“绿色纽带”,携手伙伴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青山翠影共长天
“智绘”生态福建新图景
数智添彩,生态画卷更旖旎。
位于德化县的“闽中屋脊”戴云山被称为“绿色宝库”,拥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植物达60种。为解决地广人稀的管理痛点,福建移动联合德化县林业局打造“智慧林业”林长制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无人机AI识别巡查林木非法砍伐、病虫害以及森林烟火等情况,扫除巡查盲区,为护林员配置“和对讲”设备,实现巡更路线等智能管理,筑牢森林防护网。无独有偶,在泰宁县,一张数智“绿色网络”已悄然织就。以数据基座和算力为基础,福建移动为泰宁大金湖、寨下大峡谷、九龙潭、文创酒店4个生态景区各搭建一套“监测仪+传感器”设备,通过观测大气、植被、水体、土壤等的数据,实现对景区生态环境要素的自动连续观测,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多样性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数智技术为“生命之舟”保驾护航。
安溪县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南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福建移动为保护区装上万能的“数智眼睛”——AI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定位调度、重点实时监控、图片抓拍处理等管理功能,已协助技术人员采集100多种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帮助保护区首次在闽南地区发现野生白化小麂,有效填补保护区内大中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等野生动物影像资料空白。
数智技术还帮助更多生灵入住“生态天堂”,让自然环境全新焕发。
时而漫步觅食,时而迎风飞翔。在明溪县,被誉为“中国最美小鸟”的蓝喉蜂虎穿梭于林间。为加强鸟类和生态资源保护,福建移动联合明溪县林业局承建全省首个5G智慧候鸟监测平台,依托5G+AI识别技术,在鸟类迁徙路线上布设21路高清监控、50个红外监控相机,将高清画面传送至监测大厅,帮助观鸟爱好者实现“云”上观鸟,也为候鸟栖息地建设和国家重点动物的保护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绿水东流蔚蓝间
云上监管守护山秀海蓝
水清,山秀,海蓝!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为加强木兰溪流域保护,福建移动为其打造“5G+木兰溪源头智能生态保护系统”,通过在区域内分类布放AI高清监控,可以直观展示森林火情并有效预警,同时,在木兰溪源头建立空气、水、土壤一体式在线监测系统,为建设生态城市环境提供依据,有效助力木兰溪源头自然保护地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从农村到城市,福建移动的数字“新法宝”正默默守护着每一滴水的纯净。
漳州市长泰区大街的井盖下,362双“智慧之眼”正悄然守护着城市“生命线”。这些物联网设备就像城市的“神经末梢”,时刻感知排水管网的每一次“脉动”,为水务治理提供真实及时的关键“情报”。这一切,都得益于福建移动引入的细心“管家”——基于AI诊断算法打造的水务“智慧管网”系统,水务工作者不再需要频繁穿越大街小巷,只需通过大屏展示系统,便可直观了解整个管网的运行状态。
绿色发展的数字协奏曲,正从八闽陆地跨越山川,在蓝海悠扬奏响。
在厦门沿海,福建移动建成5G三频海域立体组网站点,实现最远传输距离100公里和50公里内连续覆盖。这张借助“5G+AI+算力”构建起的新型“蓝色网络”,使海洋环境远程监测更加准确高效。同时,福建移动还联合政府部门打造“5G+船舶”厦门海洋01号,实现船舶一体化监管、远程监管办案等功能,显著提升海域管理水平;基于5G新型数字底座,打造全连接智慧拖轮技术应用,能够远程精细化管理油耗数据,每年可减少油耗12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0余吨。
在晋江深沪湾,保存着有7000多年历史的海底古森林和有9000至2.5万年历史的古牡蛎礁遗迹。为筑牢海底古森林遗迹安全防线,福建移动打造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智能化平台,涵盖可视化一站式大数据分析、5G巡查数据采集等功能,可准确监测进入保护区海面的船只和漂浮物,防止海底古树桩和古牡蛎礁受撞击遭破坏,并对近海垃圾倾倒、采砂等行为智能识别告警,让自然生态遗产保护装上数智“金钟罩”。
保驾护航显作为
为绿色发展插上数智之“翼”
科技力量,正在助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在“中国绿都”三明的部分地区,鸭子粗放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疫病难以控制等矛盾长期存在。福建移动利用千兆光网构筑强大数字底座,建设首批“智慧云散养鸭”项目,完善安仁、大源、万安等重点乡镇的网络覆盖,通过在移动云端建立肉鸭撮合交易平台和生物资产管理平台,助力探索一条新型肉鸭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链”就一条乡村振兴的“数字鸭链”,成为“千万工程”的福建样板。
AI技术正在赋能生态治理。
近日,在助力厦门翔安区宜居宜业方面,福建移动“AI垃圾治理”系统大显身手。“工作时间外的传统户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监管一直是棘手难题,5G极大减轻了督导员工作负担。”市政园林局负责人说。针对翔安区垃圾治理难题,福建移动为其量身搭建“智慧垃圾分类管理平台”,依托“5G+AICDE技术”实现精准治理“一屏统揽”,目前已应用于区内1032个垃圾投放点位,每年有效减少垃圾处置财政损耗近50万元。
锚定“生态美”,福建移动正以5G应用赋能千行百业向“新”而行。
在漳州,福建移动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将“5G+AI+算力”深度融入企业耗能管控,打造“高新企业环保设施能耗监管”应用模式,对企业设备及污染治理设施“分表计电”,助推生态环境治理;在福州,福建移动联合福大紫金,在5G基站持续供电保障试点实施“光伏+氨氢”零碳基站供电模式,实现远程一键启停与在线监控,以及全天候通信电力保障,推进形成通信基站绿色多能源互补解决方案;在龙岩,福建移动积极持续开展“机房焕新”行动,应用浸没式液冷智控系统5G BBU行业解决方案,依靠液体的智控流动循环系统带走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经测算,该技术可降低机房制冷能耗近90%,降低设备能耗近30%,节能效果显著;福建移动还与宁德时代携手打造信息能源研究院,加快高性能储能电池、虚拟电网等研究,有效提升节能降碳水平。
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筑梦新时代,建功新福建。作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信息化建设排头兵,福建移动将继续以数为媒,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数智力量,用实践生动诠释“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