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乡村振兴网络基础 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发稿时间: 2024-10-29 08:30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程慧琳 2024-10-29
分享X

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工作。重庆市信息通信业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发挥信息通信行业优势,不断筑牢基础设施底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智赋能。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重庆信息通信业稳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全市已累计实施七批次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支持重庆2000余个行政村建设光纤、基站。推动乡村信号升格,800余个网络弱覆盖区域实现信号优化提升。启动实施数字乡村网络发展“五提升一补盲”行动,推动5G、千兆光网加速向行政村延伸,重庆8000余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5G通达,均具备千兆光网接入能力,推动城乡间网络差距进一步缩小。

拓展丰富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聚焦智慧农业、数字乡村、乡村治理等具体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行业企业积极搭建各类涉农信息化平台10余个,其中“渝益农”等平台基本实现行政村全面覆盖,进一步推动生产型、服务型平台向农村地区延伸和普及,有效提升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

加大行业协作推进定点帮扶。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积极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支撑石柱县桥头镇等重点帮扶乡镇农村基础网络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提升,实现自然村移动网络和光纤网络覆盖盲区动态清零。巩固乡村振兴智治效果,强化消费帮扶、人才帮扶,在平安乡村、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惠民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不断为乡镇农、林、畜牧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治理注智赋能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行业企业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信息化应用普及,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三农”发展。

在巴南二圣镇中坪村,重庆电信充分利用电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助力打造“空天地一体”立体化智慧农业体系。该体系可对农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发,平台向下支持设备快速接入,形成“全程溯源、精准投放”的模式,可有效节约现场作业人力,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水肥使用配比,同时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及作物品质与产量。

重庆移动12582基地创新构建“种、管、采、卖”全产业链服务,2019年至今,先后协助重庆市各区县建设智慧农业示范点位90余个;构建渝益农电商平台、陆海优品公共服务平台,帮助西部沿线“13+2”省区市的优质商品“走出去”“引进来”。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600余场,宣传覆盖人次上亿,服务商品2000余款,实现出口额超6亿元。

重庆联通以酉阳水稻这个“土特产”为锚点,统一种子规格、技术标准,规范田间管理,严格药肥双控,强化数字赋能,提升了稻米产品的绿色生态有机品质;项目建设通过“酉阳800”云上稻米认养系统的应用,带动1156户农户实现亩均增收400元。“酉阳800”云上稻米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为探索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了有效参考。

重庆广电针对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创新设计“一镇一屏”平台解决方案。“一镇一屏”平台为各区政府打造了一个面向基层治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结合移动端小程序,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组合,包括政务发布、生活发布、呼叫网格员、电商助农等,切实解决基层治理痛点难点问题。

在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重庆铁塔积极部署建设了基于5G+乡村振兴“基层智治”系统,该基层智治平台通过“定制化”的智慧农业模块,利用传感器采集的动环数据,对实时气象情况、温湿度、土壤墒情等脐橙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提升了农产品智能化管理能力。

重庆通管局表示,下一步,重庆信息通信业将持续实施“五提升一补盲”“畅联山城 信号升格”等系列行动,持续提升农村信息通信网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以数字化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实的信息网络支撑。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