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二)》特种邮票在兰州、敦煌两地首发

8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莫高窟(二)》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邮票首发仪式在甘肃的兰州敦煌艺术馆、敦煌莫高窟景区(见图)同时举办。首发仪式伴随着欢快的敦煌乐舞启动,敦煌研究院、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邮政分公司、甘肃日报等单位的嘉宾参加了首发仪式并为邮票揭幕。

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敦煌莫高窟开凿于366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文化延续近20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为弘扬璀璨的敦煌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敦煌研究院便与中国邮政开展合作,目前已发行敦煌壁画题材邮票11套45枚。

首发仪式上,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林毅、甘肃省邮政分公司总经理杨志权等人致辞。杨志权表示,“国家名片”上的甘肃已成为丝路文化、集邮文化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甘肃邮政围绕文旅景点成立了37家主题邮局,其中8家以敦煌文化为主题,成为宣传甘肃文化旅游的新窗口。

《莫高窟(二)》特种邮票图案名称为北凉弥勒菩萨像、唐胁侍菩萨像、唐天王像、唐供养菩萨像,小型张邮票图案名称为隋释迦佛一铺,全套邮票面值10.80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620万套,小型张530万枚。

《莫高窟(二)》邮票、小型张分别由夏竞秋、马立航设计,王静编辑,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胶印工艺印制。该票在画面形式和色彩上,与第一组《莫高窟》邮票保持高度统一。邮票图案充分展现了塑像拙朴厚重、恢宏古雅的肌理和形态,小型张则重点表现了三龛殿堂窟的窟形特点,突出了莫高窟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邮票在设计上摒弃了装饰纹样的使用,追求去繁从简的现代设计特点,并打破边框限制,扩展了邮票的视觉范围。设计师巧妙利用破损、修补形成的自然形态,留出画面空间,这种对残缺部分的间接表现,也是对莫高窟所经历的磨难沧桑的表达与刻画。《莫高窟(二)》邮票采用高精度胶版印制,边饰采用全真彩工艺,在紫光灯下观察,精美的壁画映现眼前,令人犹如置身于洞窟之中。小型张使用荧光油墨,在紫光灯下能看到渐变的光晕效果,逼真地体现了洞窟深邃繁复的视觉观感。

首发仪式后,兰州活动嘉宾参观了兰州敦煌艺术馆和敦煌主题邮展,邮票设计者夏竞秋现身莫高窟九层楼下,为景区的邮迷和游客签名。甘肃省14个市、州线上联动直播了首发盛况。 (甘邮)


新闻附件:

版权所有2000- 人民邮电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