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7日是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第二辑首发活动当天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
中国邮政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共同推出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基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是中国邮政科学传播系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纪念封》子系列,编号为PFTN·KJ·GD,计划分10辑在3年内完成发行。第一辑于今年5月31日发行,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第二辑共9枚纪念封,分别表现了马王堆地图、大运河、天象记录、本草学、水稻栽培、勾股容圆、活字印刷术、新莽铜卡尺、水密舱壁,其中表现活字印刷术的纪念封运用特殊烫黑工艺,展现了油墨落在纸张上将干未干的生动状态。
活动现场,中国集邮有限公司金牌讲解员宋欣坤对纪念封的设计细节进行了解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通过访谈的形式介绍了大运河、勾股容圆、天象记录和水密舱壁4个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见附图)。《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个性化邮票本票册第一、第二辑同步发行。
据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纪念封第三辑将于12月22日发行,内容包括律管管口校正、紫禁城、二十四节气、本草纲目分类体系、含酒精饮料的酿造、中国珠算、琢玉、活塞式风箱、转轴舵。 (记者 王宏伟)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