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邮政博物馆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45周年

本报讯 7月24日,天津邮政博物馆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纪念大龙邮票在津首发145周年。大龙邮票主题临时展览同时开幕,一批有关大龙邮票的珍贵文献资料、邮品等首次与游客见面。天津邮政还特别发行了纪念封片1套,启用大龙邮票主题彩色邮资机戳。

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创办初期全国邮务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因此有“中国邮政的摇篮、大龙邮票的故乡”之称。作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天津在中国邮政史上书写了众多第一,中国第一个书信馆——海关书信馆、中国第一条邮路——津京骑差邮路、中国第一份邮政公告——“五一公告”、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等16项“第一”都诞生在这里。

今年恰逢大龙邮票在津首发145周年。为此,天津邮政博物馆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7月24日上午,博物馆组织召开了大龙邮票主题研讨会(见图),来自津京冀等多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各抒己见探讨大龙邮票相关学术内容。国家级邮展评审员、河北省集邮协会秘书长常乐,全国集邮联理事、旅英集邮家张华东,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委员缪书峰,北京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冯清海等专家学者专程来到天津参加活动。

活动中,冯清海代替孙少颖向天津邮政博物馆捐赠了“大龙邮票与清代邮政史”手稿、试办邮政的五城市戳票纪念封、港澳大龙邮票展纪念品等珍贵资料;张华东捐赠其著作《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与黑便士邮票诞生》一书;缪书峰捐赠了天津解放初期邮戳邮集等。这些捐赠品填补了天津邮政博物馆收藏空白,博物馆为捐赠者颁发了证书,向大家一直以来对天津邮政博物馆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赵娜)


新闻附件:

版权所有2000- 人民邮电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