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戳、盖戳、盖个合格邮戳

  生肖“牛”票的发行引发全国各地的集邮热潮。集邮者格外关心的就是自己精心制作的首日封片。

  近日,在一个集邮群里,邮迷们纷纷晒出自己收到的“牛”票封片,上面盖的邮戳可谓五花八门,或是看不清地名的;或是半截戳的;或是盖的地方不对的。一位经常玩手绘封的邮迷说:“辛辛苦苦在信封上画了几幅牛图,专门委托人去带‘牛’字的邮局盖上邮戳寄给邮友,结果邮友收到的封个个头破血流,邮戳盖得模糊不清。这可是一年一度的生肖邮票实寄机会啊。”有人说:“过去还要求盖戳质量,现在只求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了。”有人干脆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么重罚之下肯定有效果。戳呀戳呀,戳得人心里难受呀!”还有邮迷展示了一枚在一家带“牛”字的所谓主题邮局制作的首日封,本来纪念邮戳已经盖销邮票了,邮局工作人员又在上面盖了一个邮政日戳。面对这枚废掉的首日封,邮迷对邮局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的欠缺感到无奈。

  盖戳、盖戳、盖戳,重要的事说三遍。而在集邮圈,就是说八遍,集邮者遇到的邮局盖戳问题还是得不到改变。无奈,集邮者自己拿起邮戳自己盖,尽管是违规的,但是营业员盖不好戳呀,没办法呀!甚至,邮迷拿起榔头来砸戳,就是为了保证邮戳的质量达到清晰可辨。

  集邮圈有一句话:“集邮不集封,到头一场空。”说的就是实寄封片是集邮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邮票贴在封片上,经过寄递,方体现邮票之属性。通过封片的寄递,邮人进行交流、学习、研讨,这也是在集邮活动中的一种很好的自我提升过程。封片的寄递,是一种邮政历史的最好记载,一枚邮票就是一个故事。同样,一枚邮戳就是一段历史。

  而寄递过程,最重要的就是盖销邮票的邮戳了。盖一个清晰合格的邮戳,成为多年来集邮者谈论最多的话题。有人甚至说,全国所有邮局测试一遍,如果盖戳清晰程度能达到50%,那都是好的。这话一点也不过分。笔者也是经常用邮的用户,无论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寄几封信,留下当地的邮戳,记载一段历程。而收到的邮件中,邮戳清晰度根本达不到50% 。盖一个清晰的邮戳,难道就那么难吗?过去那么艰苦,无论是投递还是盖戳,邮局做得非常到位;如今社会发展了,反而连最基本的加盖邮戳都达不到合格标准了,邮政普遍服务到底咋了?集邮要发展,咋发展?把集邮者搞得焦头烂额,集邮还能继续吗?

  人民邮政为人民,关键要落到实处。用户有所需,邮政企业该咋办?盖一个清晰的邮戳,难道就那么难吗? (骆延峰)


新闻附件:

版权所有2000- 人民邮电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