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近日,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建设指南》围绕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前沿材料5个重点领域,系统部署了基础条件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公共服务能力3项主要建设任务,支持采用灵活多样建设模式等4条建设路径和组织建设培育等5大保障措施,提出到2027年,力争建成300个左右地方新材料中试平台、培育20个左右高水平新材料中试平台的目标。《建设指南》的出台,将进一步提升新材料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加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发展模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和创新引领型转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对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四川高度重视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动全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高质量发展,成都市青白江区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中试产业基地,已推动15项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应用;绵阳科技城着力发挥大院大所成果溢出作用,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打造设立有机功能材料中试研发平台,已转化形成高纯间甲酚、药用甘油、庚酸、异壬酸等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贯彻落实《建设指南》精神,坚持以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出发点,以实现标志性材料产业化为落脚点,以提升中试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为着力点,聚焦短板材料突破和前沿材料创新,加快打造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实力强、转化效率高的高质量新材料中试平台,为四川加快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建设制造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强化中试技术服务支撑。科学引导重点行业中试技术攻关,依托四川钒钛新材料中试研发平台、四川低碳新材料中试研发平台等,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加快突破难采选铁矿和钒钛磁铁矿等伴生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低碳冶金技术、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计量、标准、试验检测、分析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形成完善的中试技术体系,增强技术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利用。鼓励和支持省内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独立或联合组建产业链中试平台,搭建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整合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资源,共同制定中试技术规则和标准,着力解决中试共性问题。
三是提升中试产品测试能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培育一批在仪器仪表、计量标准装置、试验检测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高精度测量仪器、高端试验设备等产品研制,持续提升中试技术和试验质量,满足不断升级的新材料中试产品需要。
四是加快中试示范项目建设。按照谋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引导企业制定新材料中试产品应用计划,推动制造企业建设面向产品试制和批量生产的中试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快推动川威氢基竖炉等中试示范项目建设,促进中试产品在关键领域率先落地应用。
五是推动中试线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支持已有中试线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推广数字技术在工艺工装测试、缺陷检测、预测性维护等试验场景的解决方案,提升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在中试环节的应用比例,通过实时感知、数据分析做到科学决策,优化工艺过程,提升试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