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网络购物风险提示,针对网络购物中的促销陷阱、假冒伪劣商品、新型诈骗手段等问题提出五项防范建议,呼吁消费者增强风险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一是警惕虚假促销,防范价格欺诈。部分商家通过虚构原价、夸大折扣或设置虚假倒计时诱导下单,涉嫌违反《价格法》等法律法规。中消协建议消费者,使用正规比价工具核实商品价格波动,理性看待“限时”“限量”营销话术,同时留存促销页面截图等证据以便维权。二是严把商品质量,甄别假冒伪劣。一些商家打着“低价清仓”“工厂直销”的幌子售卖假冒品牌商品,或通过仿冒商标、模糊描述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品牌官方旗舰店或平台认证自营店铺,仔细核对商品品牌标识等信息,保留购物凭证等作为维权依据。三是防范新型诈骗,谨守财产安全。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订单信息,以“冒充客服退款”“快递丢失理赔”等为由,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链接、提供敏感信息,致使资金被盗。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售后问题要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联系客服,坚决拒绝透露敏感信息,警惕“屏幕共享”,牢记正规退款是原路返回。四是强化信息保护,减少隐私泄露。部分商家违规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通过快递面单非法收集、买卖用户信息,增加了骚扰电话和诈骗风险。消费者可采取填写代收点地址、清除快递面单信息、谨慎授权APP权限等方式保护个人隐私。五是依法主动维权,共建诚信环境。当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协商解决、平台介入、投诉举报、司法诉讼的途径维权。
中消协表示,网络购物要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夸大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此外,消费者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也能有效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消费者能够安心网购。 (雨澍)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