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1年,他每天行走在茫茫大山中,迄今为止,已经累计走了近11万公里的山路。他叫周慈国,是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的一名网络保障工程师。黑黑的脸、双手粗糙,与人交流时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让人倍感亲切。这是人们对周慈国的第一印象,待与他细细攀谈起来,才发现这平凡质朴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韧的心。
在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金沙村,一片“天空之境”映入眼帘,这里是大岭古平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电站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综合利用模式,既发展经济,又生态环保,日发电量最高可达28万千瓦时。电站于2018年建成,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也同步启动了配套网络建设工作,最终选址在水库附近笔架山山顶。山上是荒山密林,无法动用大型机械,移动人“手动”在山上开辟了道路,并以“蚂蚁搬家”的形式搬运基站设备上山,历时一个月完成了基站建设。目前,该片区域网络质量始终保持良好,在支撑电站工作人员日常巡检网络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附近村民的网络需求。
基站的建设必然伴随基站的维护。2018年,周慈国到金沙村区域负责基站维修。当地山林环境复杂,城区基站维护经验丰富的他刚到金沙村时,一时也没能适应深山里的基站维护工作。回想当年的情景,周慈国说:“我向负责片区维护工作的同事学习了一些野外技能。因为山上有毒蛇,还有各种未知的毒虫,日常上山我都会带上打蛇棍、风油精、花露水、雄黄、生石灰、艾草等各类物品以备不时之需。上山的路杂草丛生,部分路口非常隐蔽,我还提前走访了许多当地村民,了解上山最好的路线。在当地村民的热心帮助下,上山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周慈国每天早出晚归,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用坚强的意志坚守在维护一线。他多次修复了因雷击、风雨等导致的基站设备故障,还进行了基站升级和改造,保证了基站的正常运行。他对基站设备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故障所在并进行修复。在深山维护基站,周慈国不仅练就了一身野外本领,高空作业的技能还提升了一个等级。他表示:“以前我在市区基站进行高空作业,楼房的高度加上杆塔的高度最多也就几十米。现在山峰加上杆塔的高度,一眼看下去都是悬崖峭壁,观感和体感都有很大的不同。幸好公司提前进行了详细的培训,我也向同事请教了一些工作方法,这才有了底气。我感觉高空作业需要技巧更需要勇气,每一个动作都要小心谨慎。作为网络维护的一线人员,确保通信系统稳定和生产安全始终是我的主要责任。”
不仅如此,周慈国还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网络技术,与同事一起探讨、研究新的覆盖方案,持续优化片区网络覆盖。
周慈国是中国移动千千万万名基层网络维护人员的缩影,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一隅“责任田”,逐渐成长为打赢各类通信保障战的“战士”和守护老百姓信息畅通的“卫士”。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一群默默无闻,坚守在大街小巷和深山老林里的“护网人”,用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不断照亮人民群众的心,让信息通信事业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