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山海之间见情怀

发稿时间: 2025-01-13 08:30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娅 2025-01-13
分享X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了大山深处的渴望。

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贵州毕节,人口众多、地貌复杂,移动网络基础薄弱。2020年底,毕节电信的4G基站只有2000多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和用户通信需求。2020年,电信联通共建共享指导意见的东风吹到了毕节,当年12月,毕节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共建共享网络热潮,电信和联通积极对接,抢时间、争资源、赶进度、抓落实,先后完成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频共享试点、威宁县大方县中低频共享、全市中低频全量共享、赫章县和黔西市一张网重耕标杆区县试点、电联800M和900M全量共享等重大网络调整。截至2024年1月,双方实现4G全量共享,毕节电信的无线网络规模拓展了4倍,网络健壮性大幅提高,行政村4G通达率达100%,大力解决了城乡电信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同时,毕节电信节约建设成本约7亿元,每年节约维护成本约1亿元,市场份额提升8个百分点,用户规模增长了50%。

通过共建共享快速解决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和质量问题,毕节并不是个例。

勠力同心 信号连通山海情

有“海中洲”之称的浙江舟山,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有2085个岛屿和270多千米深水岸线,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和重要港口城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舟山本岛地区已初步实现完善的网络覆盖,但是海面、小海岛等区域由于地广人稀、环境较差等因素,移动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建站成本高,难以满足岛屿和海面上的通信业务需求。舟山电信和舟山联通共同应用5G超远覆盖+超级上行+NR2.1G和NR3.5G下行CA技术,充分利用高增益设备,解决近海覆盖的上行接入和速率受限问题,将信号最远覆盖至近海57千米左右,满足了用户在近海场景对5G网络的需求,为领航引航、海警监控、近海渔业、海洋治理等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

舟山的近海覆盖,折射出海上通信网络建设的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对5G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来海上的通信盲区现在也急需网络覆盖,以通信业务的连续性保证海上作业和船只航行的安全。但是,由于海域的复杂情况,传统通信网络的覆盖质量并不理想。天津的海上5G灯塔提供了一个多行业共建共享的思路。

耸立于天津港大沽口锚地海面上的大沽灯塔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从海底建起的固定式灯塔。灯塔距离最近的陆地10千米,照射天津港北锚地、散化锚地、天津港南锚地等区域,附近停泊大量进出港船只。天津电信携手天津海事、天津港务、天津联通,利用大沽灯塔的平台、机房等设施,安装无线设备、微波传输、绿色动力系统,并采用“光+储能”新技术布局太阳能电池板,为5G基站设备供电,快速建成海上绿色基站,为渤海湾航道通信盲区提供稳定、快速、高效的通信服务。由于该项目是政企共建、零场租,又使用了绿色能源技术,为天津电信和联通每年减少运营投资61.62万元,减少碳排放344.4吨。该项目的成功带动建设海上共建共享站5个,拓展海上5G覆盖区域6000平方千米,服务海上港口44万艘船只,满足海上应急救援专网通信需求,降低直接损失达30%,为跨行业的共建共享树立了标杆。

海洋、深山、林海、戈壁,在网络覆盖困难的地方,正是共建共享机制发挥最大协同效应的舞台。新疆喀什区域辽阔、地形复杂、海拔高、气候多变,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难度大、收益低。喀什电信和联通充分利用双方现有资源,在边境、牧场建设网络,降本增效、提升网络覆盖效果显著,满足了边境沿线驻守部队、巡边人员、牧民的通信需求,为边疆地区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通信保障。

知山远而力行,知海深而勇往。通过共建共享,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勠力同心,在短时间内高效实现了4G/5G网络高质量、规模化覆盖,山海之间,信号满格,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了坚实的网络保障。

同舟共济 网络架起生命桥

2023年7月底,北京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造成大面积断路和通信设施损坏,房山区30%的行政村和门头沟区70%的行政村通信全部中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挥共建共享机制的作用,统筹使用各自光缆、油机、应急车、维护和施工人员等资源,按乡镇、街道划分责任区域,一方抢通、双方通信恢复。双方还充分利用L800M/900M低频覆盖优势,在房山和门头沟先行放开低频共享,实现通信中断乡镇的快速广覆盖。对暴雨损坏的通信基站、管线,双方结合一张网演进规划,划定区域由一方主导复建、开通共享,实现降本增效。在高效协同下,8月8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房山和门头沟共计637个行政村的无线通信全部恢复。

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影响,吉林省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相继发生超警洪水,松原市下辖的75个村屯发生洪涝灾害。因松原电信在灾区基站数量较少,电信用户通信受到一定影响。松原电信和联通立即成立“抢险保通信”联合工作组,统筹双方资源,开展联合保障。工作组根据电信侧受洪涝威胁村屯的经纬度信息,对附近联通站点展开基础信息核查,根据电信侧通信保障需求,联合制定共建共享通信保障方案,紧急开通了保障区域67个联通900M站点共159个小区的低频共享,保障灾区75个村屯共8000户居民的电信网络信号覆盖。双方共同完成了基站负荷调优、天面RF调整、MR覆盖率多维评估等联合优化保障工作,有效保障了洪涝灾区群众的通信需求,受到灾区群众的交口称赞,得到了松原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扬,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各种重大灾情发生时的迅速行动和有效举措,反映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推进4G/5G基础资源共建共享、共维共优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在应急通信、互助保障方面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联防联动”机制。双方经常性开展共享网络优化大比武,携手组队参加各类应急通信专题演练,联合举办共建共享劳动竞赛,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协作经验,为实战筑牢坚实根基。

平时真抓实练,“战”时临危不乱。在面对自然灾害、重大保障、突发事件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精诚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网络互备、资源共用、应急互助,确保在应急场景下,双方人员、网络、资源快速“合二为一”,形成合力,共渡难关,切实肩负起保障通信“生命线”畅通无阻的重任。

展望未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必将以开拓者的担当、奋进者的姿态,坚定不移深化共建共享,继续在保障国家通信网络稳定、服务社会民生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更加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注入磅礴动力。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