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上世纪70年代的海底电缆登陆局(中国联通南汇海缆登陆站前身)。
时光荏苒,昔日芦花飞白的东海滩涂上,为纪念中国最早的国际海缆登陆站——上海南汇海缆登陆站,上海联通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历史陈列馆;而在历史陈列馆不远处,中国联通落实“东数西算”工程总体布局的“标杆工程”——中国联通上海临港国际数据港已悄然屹立。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与每一代通信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的文脉回响交相辉映,为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书写了一笔笔辉煌。
1994年7月,中国联通诞生于改革开放年代,传承红色通信基因,流淌民族通信血脉,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一面旗帜。同年9月,上海联通应运而生。30年来,上海联通传承着一代代通信人的奋斗精神,勇立改革开放潮头,切实担负起“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的责任使命,源源不断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真正做到“人民至上”。
自强篇:
打破垄断 破冰而行历艰辛
1994年,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上海联通随之而生,成为电信业市场化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20世纪90年代初期,2G移动通信崭露头角,中国正处于通信行业的起步阶段,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打电话难、装电话难、买手机难仍时常困扰着人们,地铁也处于“信号荒漠”,成为当时社会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上海联通的成立显得尤为艰难、意义重大。
成立初期,上海联通面临市场垄断、技术差距大、资金短缺等巨大困难,上海联通人毫不退缩、迎难而上,一项项推动技术引进、网络建设、营销服务等工作,开启艰难的“破冰之旅”。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建成了GSM一期20个基站;1998年6月,上海联通实现上海CDMA试验网首呼成功;一年后,IP电话开通。2001年4月,随着第100万位用户的诞生,上海联通移动通信业务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同年7月,建设中的上海联通CDMA网络成功打通第一个测试电话,实现网内“第一呼”。2002年,CDMA全面覆盖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2008年10月,原上海联通与上海网通全面融合,翻开了发展历程中全新的一页。2009年1月7日,3G牌照正式发放;同年2月,上海联通WCDMA首呼成功;同年5月,上海联通3G业务试商用发布会在沪成功举行。
从2G到3G的跨越,是一次移动连接速度“质”的提升,更是我国通信史上非凡的一步。
21世纪初的上海,普通用户对3G业务还存在“不会用、不想用、不能用、不敢用”的心理障碍。为了满足用户对于高速、稳定、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需求,上海联通加速启动3G网络优化工作,充分发挥WCDMA网络速度快、网络演进平滑、国际漫游范围广等优势,打造3G本地业务平台,提供无线上网卡、手机音乐、搜索、视频等业务服务,进一步丰富产品选择;集聚能力和品牌优势,发布云商店、云会议、云备份等新产品,实现“云时代下的创新沟通方式”,真正让更高品质的网络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信业的蓝图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迅速展开。2013年,4G的到来以迅猛之势推动社会全领域、大纵深变革,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为了牢牢把握移动通信市场的风口,上海联通乘着4G的“东风”加速启航。2014年1月,上海联通第一个4G基站——陆家渡基站开通入网;同年6月,上海联通在国内率先完成TD-LTE/LTE FDD混合组网,将网络极限速率提升至150Mbps,成为4G网速新标杆。2016年11月,上海联通光改项目完成最后3条中继线路的业务割接,成为南方第一个实现全光网络覆盖的省份。2018年3月,上海联通首推eSIM卡,率先实现一号双终端;同年4月,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成立。随着混改持续深化,上海联通规模迅速扩大,不仅拥有全业务经营的优势,企业收入规模也从1994年的900万元增至2018年底的103.96亿元。
面对艰苦创业阶段的压力和挑战、艰难与险阻,上海联通人始终自强不息、精心耕耘、拼搏奉献,用智慧和汗水竖起一座座基站、铺设一条条电缆,推动着上海通信业向前发展。这一路征程犹如一部激荡人心的史诗,记录着一段筚路蓝缕、因时而进的创业传奇。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新的上海联通不仅在上海这片创业的热土上站稳了脚跟,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书写着上海乃至中国通信业发展史上的华彩乐章。
创新篇:
创新引领 奋楫笃行谋新篇
2019年6月6日,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5G时代的到来,引领了一场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革命。随着网络强国、5G发展、提速降费、信息安全、深化国企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三大任务”、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战略规划的加快推进,上海通信行业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
服务“网络强国”,引领数智时代。上海联通深刻认识到云算业务快速发展的大势,提早制定DC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加大自建DC资源储备和存量局房资源的盘整焕新力度,形成以临港、松江等6个大型DC为主、16个分散型区域DC为辅的“6+16”DC规划布局,2025年底,机架数将达到7.2万架,为算力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中国联通集团“1+N+X”智算体系的首批训推一体枢纽节点、人工智能+智算产业核心高地,上海联通在今年3月抢先建成全集团内落地最快、规模最大、采用最新全液冷模式的智算中心,智算规模预计达4000PFlops。
持续升级网络焕新。近年来,上海联通率先完成400G智能全光传送网沪上首商用;成功完成业界首个满足ITU-T标准的下一代光接入网50G PON方案关键技术特性和业务验证;继去年成为全国首批、上海首家获得“IPv6+Ready 1.0”认证的运营商后,今年再次率先通过“IPv6+2.0Advanced”认证;率先完成5G-A规模组网示范,先后实现移动网RedCap和通感一体化等5G-A技术率先应用、车路协同场景下的5G RedCap终端全球首商用、5G LAN技术全球首商用;率先打造行业首个算网应用标杆,全力推进算内无损网络技术研究……
全面构建网络新格局。2020年以来,上海联通积极引入多方建设力量,经过连续的超常规建设,建成“覆盖全市、极低时延、超高带宽、技术先进”的全光宽带网络,家庭和政企宽带均实现全市覆盖、千兆泛在接入;率先在沪开展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应用的实验性测试,打造沪上首个400G智能全光传送网、云网融合新宽带,率先完成满足ITU-T标准的下一代光接入网50G PON方案关键技术特性和业务验证,全面开启云网融合万兆新时代。
践行“数字中国”,赋能千行百业。“数字”触角日益延伸至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深刻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多年来,上海联通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未来发展强劲的动力引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了科技创新“四院八室”工作体系;在加速构建数字融合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响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聚焦“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主航道,全方位参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各阶段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个颇具影响力的行业标杆,为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增光添彩。
有力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发展。上海联通携手施耐德电气,首创外企多点跨域固移融合5G专网和5G华体官方网页版控制网络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套模块化、平台化的5G应用建设体系,从5G+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柔性制造到5G+天眼辅助管理,再到5G+数字孪生智能决策等,助力施耐德电气供应链数智化升级。该项目不仅实现了5G LAN技术全球首次商用,成为5G LAN从技术标准走向生产实践的里程碑事件,更进一步推动5G应用从物流控制等生产外围辅助环节向生产控制等核心环节深化拓展。
服务数字政府和城市治理。上海联通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深入参与《上海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标准》《上海市五大新城“十四五”建设导则》顶规编制,引领未来城市及政务服务新范式。构建了市政服务云平台,支撑32家市级委办、129家区级委办的核心业务系统上云。服务“一网统管”,参与奉贤平安城市、青浦城运、临港数字孪生城等390个全域治理项目建设;助力“一网通办”,打造随申码、城运平台、时空一体化平台等政务服务重点项目,构筑城市“数治”新范式。联合沪上核心红色地标中共一大纪念馆,打造了首个国家级“红色圣地元宇宙”。
积极拥抱智能变革。上海联通积极落实“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专项行动,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一方面,积极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联合沪东造船厂打造行业首个基于5G+AI机器视觉的船用钢板缺陷智能检测标杆项目;参与瑞金医院大模型试点场景探索;全力支撑在沪芯片企业发展,提供模型训推、算力调度所需云网算一体化服务。另一方面,推动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参与上海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打造上海市经济运行平台,服务统计局、经信委、人口办等开展春运大数据分析、商圈人流监测及经济复苏分析,依托“人口+”大数据服务上海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锐意改革求变,实现深度革新。通过敏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上海联通不断扩大人才队伍,近3年净增人员的98%投向创新转型领域,企业队伍由成立之初的60余人扩充到如今的6600余人,实现110倍增长。与此同时,始终坚持打造自主体系,不断加快构建公众、政企新发展格局,逐步在上海通信市场打开局面,在部分创新优势领域成为行业引领者。通过体制机制的深度变革,企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干部员工队伍长期艰苦奋斗,沉下心来精耕细作,干苦活干细活,结硬寨打呆仗,队伍年轻、有活力、创新能力强成为社会各界和政府给予上海联通的评价。
担当篇:
赓续使命 红色传承映初心
回首往昔,联通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流淌的是民族通信的血脉,传承的是红色通信的基因,并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上海联通快速成长的30年,折射出上海加快通信行业改革、繁荣通信市场的巨大成就,也是上海联通秉持初心、为网络强国建设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一路走来,一代代上海联通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赓续红色通信血脉,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在抵御疫情冲击、服务通信重保、防范化解风险中经受住了历史考验,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通信发展的辉煌之路。
“雪域童年”是上海联通和澎湃新闻共同主办的系列公益支教活动,自2006年启动,迄今已有近20年历史。在这期间,支教足迹深入云南、西藏、新疆、四川、甘肃、贵州、宁夏、江西等地,总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惠及学生近9000人,并给孩子们送去了各界人士捐赠的逾1.5万册图书。
凭借多年努力,上海联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蝉联3届全国文明单位、9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上海市文明行业”“上海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国防邮电系统最美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1个区分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8个区分公司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11个区分公司获评区级文明单位。
“人民邮电为人民”是上海联通时刻铭记的初心使命,国之所需,民之所盼,上海联通从不缺席。
“快!让我们到任务最艰巨的地方去!”2021年7月,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上海联通第一时间响应中国联通集团应急调度指令,成立应急通信保障团队,14名应急通信保障人员、5辆应急通信保障车满载着物资和装备日夜兼程,奔赴救灾第一线。经过三个昼夜的艰苦抢修,基本保障郑州主城区联通基站通信恢复至灾前水平,网络运行平稳。
30年来,上海联通就是这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放在肩上,在众多重要通信保障任务一线,为老百姓架起网络“生命线”,为用户通信畅通保驾护航。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四川茂县地震灾区支援和奥运圣火上海交接仪式、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2014年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2015年第32次南极科考、2017年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2021年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历届进博会、历次抗震防汛救灾、守“沪”抗“疫”等重要通信保障任务中,都有“上海联通”的身影,上海联通用实际行动阐释了“重要时刻从不缺席,重大事件从不错过”的责任担当。
回应民生所需,是上海联通始终刻在心头的宗旨。为了缩小老年人与数字生活之间的鸿沟,上海联通启动银龄助老服务计划,先后推出爱心热线直连接听等七大适老化服务举措和十大“银龄专享”服务举措;面向老年人推出科技助老套餐,200家营业厅挂牌“智慧助老体验中心”,提供助老终端产品体验;打造运营商首款为养老服务进行数字赋能的体系性解决方案——暖心家园,帮助“银龄一族”共享便利智慧生活。此外,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上海联通还积极打造数字时代“新宽带”,为用户提供从连接到内容、从内容到应用及服务的多维数字产品新体验,将“一根网线”升级为“联通智家”,为沪上家庭开启多彩数字生活新体验。
回首三十载,生生不息的创新潮涌、古今辉映的文脉回响、令人眷恋的烟火幸福、让人神往的沸腾生活……上海联通的民生答卷有分量、有温度,映照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底色。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绘就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画卷。立足上海这座光荣的城市,上海联通将全力响应用户朋友、合作伙伴、行业主管部门的每一份期望,始终践行“强企报国为民,担当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和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的企业使命,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大道上奋斗不息,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数字之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竭诚贡献联通智慧和力量!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