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要致富,先修路。上海不仅是我国经济龙头,也是各项先进通信技术的创新实践先锋。随着R18标准的正式冻结,5G-A正在进入商用快车道,并朝着新价值、新领域和新一代加速前进。其中,上海已大面积部署5G-A基站,在三载波万兆用户体验、5G物联普及、通感一体对移动网络感知赋能以及F5G-A等双万兆方面开展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24 MWC上海大会召开前夕,记者就来到上海一探究竟其中的诸多干货。
这里有首条全面覆盖5G-A的地铁
上海拥有地铁新老线路18条,长达1000公里,规模为全球最大。在通勤高峰期,保障所有地铁乘客的网络体验是一个难题。5G-A网络可实现峰值下行速率5Gbps,峰值上行速率500Mbps,全面提升消费者网络速率体验。目前12号线已完成全线5G-A建设,成为国内首条全面覆盖5G-A的地铁线路,乘客刷视频更流畅。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移动还单独为运营方申通地铁提供上行网络切片,打造成5G-A(2.6G+4.9G)地铁公专网,为地铁的运营和维护提供保障。
这里有万兆速率的北外滩
北外滩,位于虹口区南部滨江区域,也是上海联通5G-A网络重点保障区域。通过全球最大规模T+F多载波聚合5G-A网络覆盖,上海联通为北外滩提供了更高速的网络支撑更精彩的数字化应用,为企业提供数智化赋能。截至目前,上海联通已在南京西路、静安寺、杨浦滨江、五角场、北外滩等区域完成5G-A网络开通超6200小区,成功打造面向未来的5G-A先进网络底座。
为了更好满足用户体验,提升网络竞争力和向5G-A演进,上海联通实现了外滩5G-A网络的全面覆盖,从单一宏站形态到多层网络形态,构建宏、杆、多频分层立体网络加强深度覆盖,使用240M频宽(3.5G 200M+2.1G 40M)时,现网实测下行速率体验达4.6Gbps,上行体验速率超1Gbps;使用毫米波基站时,下行速率体验峰值可达10Gbps,保障了北外滩大话务量的需求。用户无论是进行大包业务下载,亦或是实时高清业务体验,都可以“纵享丝滑 ”零卡顿,下载一个大于2Gbps的游戏在5G-A峰值速率下只需数秒左右。
这里有5G-A无源物联赋能的先进仓库
“这样的地方有啥高科技啊?” 走在欧冶金服抵押满了各种类型钢卷的仓库中,同行的记者有些疑惑。的确,谁也没想到,在这个钢卷、吊车、重卡密布的物流仓储区域,5G-A正在发挥着神奇的魅力。
欧冶金服在给下游企业提供钢卷融资服务过程中面临多种钢卷监管和盘存痛点。上海欧冶金诚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发展总监余洪明说,一卷钢卷的起步价就是几万元,贵的钢卷一卷价值相当于一辆小华体(中国),如何简便精确地随时统计到库存钢卷的数量一直是一个大难题。目前看来,GPS方案成本高,RFID扫描的方式读取距离短、准确率低无法规模使用。如今,上海联通通过在监管钢卷上安装P-IoT标签,利用5G-A基站精准波束赋形对标签进行供电和信息传输,将感知数据实时上传业务平台,帮助欧冶金服实现了钢卷出入库、盘存等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大幅提升监管和盘点效率。继MWC 2024 巴塞罗那试点发布和技术验证后,即将召开的MWC 2024上海大会上,P-IoT欧冶金服抵押仓试点将对面向钢卷抵押场景的防拆卸低功耗标签进行首次技术验证,为后续P-IoT商用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
这里有低空经济的感知神经
眼下,低空经济十分火热。在上海金山区的华东无人机基地,记者看到了能够从舟山一小时把海鲜送到上海的同款无人机,这背后,5G-A通感一体技术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据上海移动工程师介绍,他们将全球首个5G-A通感一体128T商用基站应用于低空航线,以4.9G+700M双频混合创新组网实现海路低空5G全覆盖,经测试在300米空域航线中平均上行速率超30Mbps,满足无人机监控数据回传的应用需求。目前已有2+2航线,包括2条市内路线:金山海关-廊下&华东无人机基地和2条跨省路线:金山-浙江舟山群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有了5G-A通感一体技术构建的感知神经系统,低空经济才变得切实可行。
这里还有F5G-A为全光万兆家庭筑基
值得一提的是,万兆光网是双万兆城市的另一个重要标志。F5G-A万兆光网以50G PON为基础,同时融合了FTTR、Wi-Fi7等关键技术,使得带宽提升至10Gbps,确定性达到99.9999%。不久前发布的《上海市“光耀申城”万兆启航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通过适度超前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万兆光网基础设施,为全面赋能与支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
在上海邮电设计院的一栋办公楼一层,由上海电信和上海通服打造的全光万兆基地精心规划为三大核心区域,分别是创意娱乐区、高效办公区和舒适生活区。这其中,记者看到了智慧家庭、沉浸式体验、超高清3D直播、极速云电竞、强交互游戏体验、XR云健身、3D光感智慧康养、个性化康养、云桌面会议、企业云NAS等丰富应用。这些应用是以上海电信的“智云网络”为底座,结合万兆50G PON以及家庭FTTR等宽带技术实现,诠释了全光万兆家庭的无限可能。
为了满足更多行业和场景的需求,上海市还积极探索RedCap、Passive IoT技术的应用。通过降低5G的能力和成本,使得中低速率的物联网设备能够更经济、高效地连接到5G网络,为各行业提供了更为广泛和灵活的连接解决方案。
黄浦江和苏州河,滋养了开放进取和精致细腻的海派文化,也培育了上海勇当先锋的科技禀赋,如今,这两种精神在5G-A和F5G-A的落地应用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5G-A商用元年之际,上海通信业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加速了上海传统行业的升级与提质,而且在探索未来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取得了先机。头雁先飞群雁齐追,上海通信对于5G-A和F5G-A的先行先试无疑将激发更多城市的创新活力和追赶步伐,共同为国计民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