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稿时间: 2024-06-21 08:29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永编 2024-06-21
分享X

6月5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参会嘉宾围绕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的底层逻辑、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治理、数据要素市场的法治保障、数据权利解构、AI大模型的技术演进、企业数据知识产权的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以及数据要素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讨论和观点碰撞。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副主席Peter Major特别为本次论坛发来了视频致辞。Peter Major认为数据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不同,是由复杂的技术体系和社交互动产生的。生成数据时,个人和组织的选择会受其目标、价值观、偏见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数据本身并不是客观的。作为构建数据治理负责任全球框架的努力,联合国行政首长理事会(UNCEB)2023年8月发布了《国际数据治理——进步之路》,以此倡导创建新的全球数据治理方针与架构。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江必新发表了题为《数据要素市场之法治保障》的主旨演讲。江必新重点分享了数据要素市场法治保障的基本框架,指出数据要素市场是在法律、政策和技术的保障下,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流动、利用和交易的市场环境。江必新指出,法治是营商环境最有力的保障,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保障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因素,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现实需求,也是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江必新提出了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法治保障的“八化”框架:即特性化、实用化、类型化、制度化、体系化、衡平化、协同化、效能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认为,数据要素价值的实现有三次价值提升的过程:第一次是在企业内部数据产生和管理的环节;第二次是在数据应用环节,要利用数据资源并辅助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挖掘数据蕴藏的更深层次价值;第三次是在交易流通过程中,通过对外赋能释放更大的要素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研究员姜奇平认为,“数据场”主要通过关联释放、聚变释放、倍增释放三种方式发挥作用,而“数据要素场”是指面向社会提供一体化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同时,姜奇平指出,数据要素市场化中的“市”和“场”有三个主要区别:原子性和关系性的区别、确权和非确权的区别以及市场类别的区别。

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主席王春晖发表了题为《以高质量数据资源保障高质量数据要素释放》的主旨演讲。王春晖提出了“数物权”的概念,即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过程中属于投入端,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深度融合,而产出端通常是物理形态,由此而形成“数据物权”。

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表示,数据要素需要更多的融合,需要数据与数据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才能够形成更多的社会化价值。他认为,数据要素的特殊属性要求加强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张鑫介绍了中国电信的实践,中国电信围绕多中心区域协同、大规模并行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包括多模态数据融AI的PaaS平台,将数据平台与AI的功能全面整合,在提供数据加工、存储、处理包括数据应用的时候都有很多的AI功能辅助。而且中国电信形成了很多的数据产品,包括面向金融风控、政务触达的产品,还包括一些公众商客类的数据产品。

在本届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数据协会研究部(IDA—Research)、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国行为法学会网络与数据法学研究部、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深圳大学创新发展法治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发展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政务一网通军团、奇安信集团、深圳数据交易所、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灾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等16家单位发起成立了“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