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扬帆5G+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 加速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

发稿时间: 2024-05-17 08:21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陈珊 2024-05-17
分享X

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当前,“5G+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快速发展,正加速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进程。

中国移动积极输出“5G+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方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置身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国移动在浙江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5G扬帆行动”,加快推动行业应用全面“落地开花”,推动5G深度赋能华体官方网页版全场景、全周期、全环节,创新5G全连接工厂、数字孪生、华体官方网页版视觉AI质检、车路协同、智慧物流、未来农场等多样化的场景应用,服务20万企业上云。

转型5G全连接工厂,镇海炼化27项5G应用助年降成本5500万元

错综的管道、跳动的仪表、巡检的机器人……在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镇海炼化5G全连接工厂内,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每一个指标的微妙变化,都源源不断地汇总到“中央大脑”,生产运营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精益化。

中国移动为镇海炼化量身定制的“1(5G专网)+1(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平台)+N(5G应用场景)”智慧炼化架构,覆盖生产、运维、环保等多个业务环节的安全管理,创造了目前国内建设周期最短、国产化程度最高、数字化应用最广的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纪录。

“5G专网提供下行平均速率844Mbps、上行平均速率152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覆盖面积达10平方公里以上。为了解决装置密集区5G信号全覆盖问题,我们首创了2.6G+700M双频段覆盖,保障泵群监测等现场设备无死角上联。厂区内的各类仪器仪表、开关阀门、视频监控等设备都接入了5G网络,联网规模超5000个终端,生产、管理、巡检巡查等数据都通过5G专网传输,充分满足了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的需要。”工作人员表示。

在镇海炼化,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结合AI、北斗、三维数字化交付等新型数字技术,建设绿色石化产业“大脑”,围绕生产、设备、物流等各业务域“人、事、物”管理打造27项5G应用。5G智能化应用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逐步形成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科技赋能的新智造体系,让这座钢铁塔林如智慧巨人高效运转。当前,镇海炼化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已超过99%,综合降低成本5500万元/年,综合效率提高20%以上。

另一家5G全连接工厂宁波公牛集团,作为一家专注于民用电工产品生产销售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其在行业内率先以5G、APS和MES为核心,与SAP ERP、PLM、WMS、EAM等多系统协同,完成了全工厂数据集成,大大提升了工厂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在工厂墙壁开关的装配车间可以看到,机器设备正在替代人工开展产品外观瑕疵、功能缺陷质检。工作人员坐在5G MEP平台前,监控全业务流程,确保从核心网到通信终端运行稳定,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就会及时定界、预警。“我们通过5G实现了全工厂数据集成,最大限度盘活数据、增强异常感知能力,大大提升了工厂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后续我们将积极拓展充电桩、储能等新业务领域,实现产业场景新布局。”公牛集团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中国移动与公牛集团打造了5G+AGV智慧物流、5G+大规模数据采集、自动装配线数字孪生展示、5G+AI视觉检测、5G+视频安防、5G+BI大屏等多项应用,并不断推动5G-A+无源定位等创新方案落地。

5G-A助力车路协同,宁波舟山港打造全国首个港区无人驾驶示范区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3亿吨的大港,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港口正致力于打造内集卡全天候、全方位、无人化和常规集卡深度混合运行的模式。

在宁波舟山港梅东码头,中国移动浙江公司通过将5G、北斗等关键技术与传统码头业务场景结合,建成全国最大港口5G专网,打造全国最大5G龙门吊集群、全国最大规模5G智能集卡、全国首个5G港区自动驾驶试验区,并在今年率先完成5G-A网络的开通,打造全国首个港区无人驾驶示范区。

“5G-A网络具有通感一体的特性,能对集卡和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感知,重点解决箱区、泊位桥吊下等难点区域的集卡精准定位问题,实现车辆自主实时定位、危险目标识别、车道线检测、轨迹点跟踪、行车决策与控制等功能。”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宁波舟山港的5G-A网络能满足64辆5G无人集卡运行的并发大带宽需求,通过5G-A高低频协同,提升了上行确定性,有效助力港区130余辆内集卡的管理,提升集卡的全天候工作水平。

上马数字孪生交互体系,润马光能降低维修成本30%以上

在金华,润马光能科技(金华)有限公司车间正紧锣密鼓抢进度、赶订单。在5G网络全场景覆盖,长560米、宽220米的一体化标准厂房内,262台AGV小车来回奔走,只有零星几位检查设备参数、进行人工复检的工人。

润马光能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及18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是2023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之一。为助力企业提高作业效率,近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工作人员驻守现场,进行5G专网建设,自动化生产线优化以及数据中台、数字孪生等软件落地。通过三维孪生虚拟场景的数字化交互,生产数据将实现可视化的形象展示,在满足企业产线生产监测、质量管理等实际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展示工厂的生产工艺、自动化生产作业场景。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优化了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停机时间,通过对工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管,可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响应,实现应急排故和维修决策。

据悉,中国移动助力润马光能工厂实现5G网络全场景覆盖,并实现三维孪生虚拟场景的数字化交互,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5%,全生命周期检修维护成本降低30%以上,推动公司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运用华体官方网页版视觉AI质检,毯业生产效率提升3倍

随着5G、AI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基于AI深度学习算法的视觉检测技术开始应用于华体官方网页版生产。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积极布局视觉智能赛道,聚焦纺织、五金工具、汽摩配、光伏新能源等本地百亿产业集群,助力金华华体官方网页版生产智能化升级。

从一根根纱线进厂到一块块化纤毛毯出厂,位于义乌苏溪镇的浙江某毯业科技有限公司,毛毯年产能近5万吨,产品畅销全球。但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货物出港后,如果其中一条毛毯存在瑕疵,就可能导致整箱毛毯被退回。如何从源头精准控制产品质量,提升毛毯制成率,中国移动浙江金华分公司和该公司联手创新,通过“5G+AI家纺断纱质检”找到了解决方案。

“我们为每台经编机配置24套华体官方网页版相机,实时监控纱线状态,做到‘边纺织边检测’,一旦华体官方网页版相机检测到断纱,经编机就会停下来,纺织女工只需找到断纱位置及时补线,这样就可以杜绝瑕疵布。”该公司总工程师介绍,原先一位纺织女工只能看4台机器,应用了AI视觉质检后,一位纺织女工能同时照看12台机器,不仅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产品优品率也能更好把控。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不锈钢保温杯(壶)的制造型企业,永康某工贸有限公司也尝到了“5G+AI视觉质检”的甜头。传统保温杯外观瑕疵检测流水线对工人作业的强度要求较高,产线智能化升级后,一条流水线配有3台华体官方网页版相机,可以360°完整拍摄保温杯外观画面,实现每2秒完成一个保温杯“智检”。

走进某砂轮研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刚改造完成的9条砂轮片质检线上,一台台华体官方网页版相机正不停闪烁,生产工人有条不紊地将残次品拣出,一旁的电子大屏上清晰展示质检实时成效。“我们的产品以外销为主,客户抽查时一箱货品合格率不达标,就会面临整批货品在国外返检,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引入AI视觉质检后,质检效率提高了40%,产品合格率由99.5%提升至99.7%。”该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说。

随着5G“进工厂”“入海港”“下矿井”,5G正进一步赋能华体官方网页版智能制造,快速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和市场响应的敏捷化。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成立了“全连接工厂特战队”和“华体官方网页版视觉质检特战队”,拓展了5G未来工厂、AI质检等一批标杆应用,成功打造13个中国移动5G龙头示范项目,在全集团率先落地5G LAN、RedCap的商用试点,一大批5G智慧工厂跃然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为浙江加快数字化转型带来了规模示范效应。

目前,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共开展300多项5G创新应用,发布1100多项5G应用成果,参与打造30个省级未来工厂、232个5G示范工厂,建设20余个区域级和产业集群级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平台,接入企业超千家,接入设备超万台。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积极参加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获奖总数、一等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同时荣获首届长三角“5G+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大赛一等奖。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