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强制刷脸”应成共识

发稿时间: 2024-05-10 08:20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何勇海 2024-05-10
分享X

在酒店办理入住登记时,很多旅客都习惯了“刷脸”。不过,上海近日发布,严禁对已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进行“强制刷脸”核验。不少旅客表示,新规实施后入住酒店更加方便,个人隐私也得到了保护。事实上,不只是上海,国内多地已开始调整此项政策。广东深圳、杭州、江苏苏州等地多个酒店明确:不再要求“强制刷脸”,只需登记身份证即可入住。

如今是个“刷脸时代”,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少领域,刷脸支付、刷脸考勤、刷脸入园、刷脸拿快递,也有售楼处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记录、分析客户来源……不管重不重要、紧不紧要、必不必要,采集人脸、上马人脸识别系统似乎成为时髦之事。

刷脸虽能让人们享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便捷高效,因人脸识别度高、误识率较低,难以伪造,还可提高重要场合的安全性,但隐藏着面部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要知道,人脸、指纹等个体生物信息高度敏感、伴随终身、不可更改,一旦泄露几乎不可救济,会对个人隐私权甚至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在刷脸过程中,人们担心自己面部信息泄露并非多余。有媒体调查发现,多数实行刷脸的商家及小区,管理人脸信息,无非是要求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承诺书,有的交由提供人脸识别系统的第三方科技公司保管,数据存在云端,但技术人员能接触到。有媒体曾报道,浙江一小学的“科学小队”在课外科学实验中发现,只要用一张打印照片就能轻松“破解”某智能柜的“刷脸取件”系统,取出父母的快件。

因此,近年来,“我的脸到底由谁做主”“谁动了我的脸”等追问并不少见,纷纷呼吁必须防止人脸识别被泛化、滥化,防止泛化、滥化,才可能防止恶化。

上海等地酒店业此番明确不再要求“强制刷脸”,只需登记身份证即可入住。这是顺应消费者呼声的可贵之举,有助于保护公民个人生物信息。入住酒店早就在刷身份证和实名登记,这是酒店业的标准操作程序,再强制刷脸,明显属于过度重复收集个人敏感信息,且是不透明收集,显然应被叫停。

不再要求“强制刷脸”,值得酒店业全面尽快跟进。不只是酒店业,其他行业也应充分考量“刷证+刷脸”的必要性、合理合法性。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

近年来,多地多领域曾发生人脸识别侵权案件,如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作为消费者将某地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天津一小区业主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等等。法院的最终判定结果往往是,要求强制刷脸者停止侵权、删除相关数据,可见刷脸必须遵循“最小化”原则,少用慎用乃至不用该手段,若不得不用,则要充分保障被刷脸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当然,要让不再要求“强制刷脸”落到实处,最关键的是加强相关立法,探讨全国性的监管制度;建立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规范人脸识别信息的采集与运用程序、隐私边界,比如,哪些领域可运用人脸识别、哪些不能运用,该如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意权与信息安全,若有信息泄露如何惩处与应对。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