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尔英福曾西平:
跨越标识价值临界点 提升数字生态价值

发稿时间: 2024-04-30 08:22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刘彤 2024-04-30
分享X

“‘基础设施’的内涵,就是抹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主体因发展不均衡而出现的数字鸿沟。数字基建让原本差距悬殊的主体能够握手,通过连接创造价值,将分散的力量整合成网络,也让发展相对落后的领域、行业和企业能够获得在数字时代公平竞争的机会。”泰尔英福常务副总经理曾西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基建作为公共服务的意义,就在于推动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国家更好地实现数字化,构建一个更好的数字世界。”

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我国已经建成346个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超3200万个主动标识载体,1.9亿日解析量,分布在31个省(区、市),覆盖了47个行业。与2018年起步阶段相比,如今标识解析体系已经发展出一套功能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一个从0到1的新兴技术产业和一股非常重要的数字创新力量。

“我们意识到,在过去6年间,标识解析体系在功能上完成了逻辑闭环,但是还没有一个完备的标识基础设施服务来支撑真正意义上的标识应用。”曾西平表示,“真正的标识解析应用,可能和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一种应用都完全不同。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性对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而言,其意义不弱于AI,我们非常坚定要做这件事。”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部署进入产业化阶段。今年1月,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标志着标识解析体系已经具备功能完备的服务能力,下一步重点要从建设到应用转变。

“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标识的发展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从主要支撑‘建’转向重点服务‘用’。”曾西平表示,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发展动力从政府引导到产业原生,建设重点从基础设施本身过渡到基于基础设施的服务。身处标识产业中的主体如果想拥抱这个巨大的机会,可以从用标识重新做信息化时代的应用、打造通用标识服务和应用、基于标识再架构“数字化方法论”三方面着手。

曾西平表示:“如果说上一个阶段泰尔英福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标识并且让大家认识标识,那么当前阶段的任务就是成为和培育基于标识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为了实现新阶段目标,首先要做的事情仍然是继续支撑和保障好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开发升级基础产品,包括二级节点、骨干节点和企业节点,让产品更安全、更稳定、更规范。同时不断强化业务支持,提供更专业的价格体系、服务体系、服务工具、服务标准,使整个数字基建的体验更好。

其次是要跨越标识价值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充分释放数字基础设施的价值。泰尔英福将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通过IDHub“百万计划”,基于企业节点打造数字账户,尽快让接入标识体系的企业数量达到百万量级,逼近价值增长曲线的奇点。二是通过IDInside行动,让尽可能多的软硬件产品实现和标识的预先连接,让产品更易集成、更易维护、成本更低,让标识无处不在。三是通过IDSphere平台,把标识节点变成华体官方网页版平台,让生态体系中的不同角色互帮互助,共同提升整个生态价值。

“通过这些工作,希望把标识解析技术体系升级为标识服务网络。过去我们在做数字基建的过程中,构建起DID数字身份、数字资产和数据要素流通体系,这正是一个Web3网络应具备的典型特征。”曾西平说,“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在了最新的方向上,未来将逐步把标识解析体系变成一个全球最大的Web3服务网络。”

据介绍,目前,泰尔英福已经在数据和“双碳”领域深入探索。在双碳(能源)领域,推出碳电平台、能源互联网路由器等产品,打造碳资产、碳金融、“双碳”园区、能源行业数字化方案,与浙江省象山县共建“双碳大脑”项目。在数据领域,推出数字资产云服务平台等产品,打造数据流通全链路解决方案,实现“星火·登记”平台、动力电池管理平台等落地应用。

谈及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AI)技术,曾西平表示:“希望让AI为ID服务,让ID服务AI。ID可以从算力、算法和算据三方面为整个AI产业的发展提供力量。泰尔英福正在研发星火算力券、数字水印标识技术、基于DID/VC的数据流通行业级解决方案,帮助AI创造更大的价值。”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