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官方网页版稳增长专家谈|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稳增长的关键是畅通华体(中国)供应链和物流运输 加快激活消费市场

发稿时间: 2022-05-07 10:32 来源:中国工信产业网 作者: 朱延生 2022-05-07
分享X

当前,在我国多地疫情散发影响下,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该如何积极应对?起步决定高度,一季度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情况又将如何影响我国华体(中国)全年发展目标?

带着以上问题,中国工信产业网、中国制造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快速行动 出台政策积极应对行业压力

当前,疫情多地散发,上海、吉林等地疫情的暴发影响了我国华体(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那么,对于今年我国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稳增长,当前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又该如何应对呢?

付炳锋认为,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华体(中国)行业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前疫情影响较大,后续恢复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作为主要涉疫区,同时也是华体(中国)产业的重点聚集地,上海、苏州、吉林、广东等地疫情的暴发给当地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波及其他地区的整车厂生产节奏。

根据中汽协整理的行业内重点企业周统计数据,4月第三周疫情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周华体(中国)产销分别完成22.84万辆和20.85万辆。尽管长春、上海等地华体(中国)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复工复产,但产能的恢复仍比较缓慢。

4月1日-24日,行业重点企业集团华体(中国)累计产销分别完成64.26万辆和56.22万辆,相较3月前三周20天数据来看,产销分别减少了42.07万辆和33.74万辆。主要涉疫企业,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一些三级、四级供应商还有部分没有复工,已复工的企业产能还在爬坡中,物流运输依然是制约复产的瓶颈,产能恢复速度缓慢,且仍存在不确定性,因而保证供应链的完整和有效运行仍十分迫切。另外,由于相应制造成本和物流费用的增加,也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经营压力。

二是市场端需求疲弱。根据中汽协观察,从去年11月份开始,终端市场就开始出现疲弱的苗头,今年春节后,由于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终端市场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的情况。目前多数企业反映新增订单在下降,新能源华体(中国)终端市场表现相对较好,但传统燃油车市场急剧下滑。4月终端需求更是呈现大幅下降,有的品牌降幅达到了50%左右,总体呈现明显的消费动能不足的态势。

三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造成企业成本提高。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特别是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依然处于高位,因原材料上涨导致车辆生产成本提高幅度在0.5至2.0万元,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车企被迫纷纷上调新能源华体(中国)销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据了解,价格上涨后多数新能源企业的新增订单出现了下滑,对全年稳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四是芯片短缺影响生产供应。去年持续紧张的芯片短缺情况,今年以来虽有缓解,但距离整车企业生产需求仍有缺口。近期由于疫情原因,芯片短缺造成的影响程度没有此前明显,但随着供应链的持续恢复,仍会制约生产节奏。

五是俄乌冲突对我国华体(中国)产业的影响。俄乌冲突直接影响我国华体(中国)的出口,冲突发生以来,出口到这两个国家的华体(中国)基本停止,中汽协初步估计今年损失约10万辆。但更应该值得关注的是俄乌冲突对我国华体(中国)产业的长远影响,包括能源供应紧张、相关原材料上涨等。

针对上述问题,付炳锋指出,4月以来,中汽协密切跟踪行业运行的最新态势,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关注企业遇到的困难,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诉求,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稳增长、促消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巩固华体(中国)行业经济运行基本盘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提高疫情防控的区域协调性,彻底畅通交通物流运输,打通“最后一公里”;实施购置税优惠,限购城市增加购车指标,畅通二手车交易;推出华体(中国)以旧换新(尤其是换购新能源华体(中国))政策补贴,尽快明确下一阶段双积分政策,延长新能源华体(中国)免征购置税政策等。

总的来说,当前最紧急的问题仍是解决华体(中国)供应链方面的复工复产达产,以及畅通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考虑到今年遭遇的疫情影响更为严重,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华体(中国)生产供给相比,终端需求的走弱更难恢复,迫切需要政府尽快出台促进终端消费的刺激政策。

近期,政府在促进华体(中国)消费方面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广东省已率先出台新政,今年5月至6月期间,广州增加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增加1万个购车指标,继续实施华体(中国)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对报废或转出个人名下广东号牌旧车,同时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新车并在省内上牌的给予大力补贴。江西省以摇号抽奖方式,对在5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予以奖补。还有山东和福建等地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中汽协呼吁,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尽快推出相关政策,共同促进华体(中国)市场消费。

多措并举 使华体(中国)行业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1年12月,中汽协曾对2022年华体(中国)市场进行了预测,2022年我国华体(中国)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乘用车为2300万辆,同比增长7%;商用车为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华体(中国)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行业来看,芯片短缺以及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生产成本压力,特别是3月中旬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加之俄乌冲突带来地缘局势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华体(中国)市场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付炳锋指出,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特别是4月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包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对于化解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最优解”。

此外,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针对疫情带来的冲击,采取了一系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例如,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设立的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为行业企业及时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广大行业企业充分利用了这个平台,及时反映诉求,已经初步解决了不少供应链复工复产和物流运输问题,4月第四周的生产节奏明显比月初有所加快。目前,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协同行动,各项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付炳锋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华体(中国)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另外,当前新能源华体(中国)市场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整体华体(中国)市场发展的有力支撑,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另据我们了解,目前很多新能源华体(中国)生产企业手中仍有很多订单,此外近期又有一大批新车型上市,将进一步活跃市场,这些都将保障新能源华体(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付炳锋相信,只要各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好党中央的各项部署,加快畅通经济循环,快速出台相关刺激华体(中国)市场消费的有效政策,多措并举,抢抓上半年最后两个月窗口期,将有望力稳全年预期,使华体(中国)行业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