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1月16日至18日,2024中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大会和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曾益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开幕式。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国际药物信息协会(DIA)全球首席执行官马尔万·法萨拉 (Marwan Fathallah),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翔安创新实验室主任夏宁邵等知名专家学者,行业跨国企业高管,国内领军企业与投资机构代表,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各方代表共计800余人参加开幕式主论坛,共探前沿创新趋势,共话国际合作机遇。
中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大会和产业周以“共创共享共赢,携手新质未来”为主题,由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举办。采用“1+16+1+N”形式,举办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16场系列专题活动、1场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全球合作典型案例展示及N场产业周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成果发布、主题分享、政策解读、圆桌论坛等,聚焦我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前沿技术创新与全球医药合作,汇聚“政产学研医用金”多方力量,共同探索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新路径,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及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全球健康事业新发展。
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
共商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大计
陈吉宁指出,上海是中国现代医药产业的重要发源地,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上海发展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要求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完善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作出战略部署。上海将聚焦实施新一轮生物医药“上海方案”,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推动“基础研究、孵化转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落地生产、推广应用”全过程加速和全链条赋能,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努力为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提高全人类健康保障作出更大贡献。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瞄准生命科学前沿,深耕新赛道新领域,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建设全球顶尖的生物科技创新策源地。顺应科研范式新变革,推动人工智能药物、人工智能医学加快发展,大力培育更多原创新药,建设临床试验“加速器”,畅通转化应用“快车道”。着力强化改革引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和协同治理,为创新产品提供更大市场空间,进一步降低产业综合成本,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着力强化开放合作,坚持产品开发面向全球市场,临床试验与国际同步同质,支持更多创新药企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当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风向标。
金壮龙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推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为推动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推进大会部署,以实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体系,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一是加大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力度。完善产学研医协同研发体系,统筹补链强链,加快重大创新产品产业化进程。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推动前沿技术转化,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推动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转型升级。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世界一流医药企业,打造高端医药产业集群。三是增强医药生产供应能力。完善国家医药储备体系,加强临床短缺药品、儿童药品、罕见病用药研发生产,有效满足公共卫生应急和民众用药需求。四是进一步扩大医药产业开放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高质量“走出去”。
DIA全球首席执行官马尔万·法萨拉在致辞中,高度认可了中国在加入和增强全球医药社区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构建一个互联生态系统对全球药物研发至关重要。评价中国制药业,不仅已经成为了全球健康的创新引擎,还为强化全球健康解决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呼吁,各方加强携手、持续合作,为药物开发和患者护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共同努力。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的演讲介绍了大脑、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和方向,列举了一系列基于跨国团队合作攻关取得的创新成果,指出全球合作对于深入探索大脑机制,加速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疾病具有的重大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翔安创新实验室主任夏宁邵,基于全球新型疫苗产业发展的发展态势研判,剖析了我国疫苗产业的竞争力和突破点,并介绍了我国新型疫苗研究转化,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造福全球健康福祉的实例。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炳祥,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围绕“激发医药新质生产力”主题,分别阐述了各自基于产业实践的经验和思考。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业务负责人,分别就政策赋能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和措施进行了介绍。
多个重要成果集中发布
展现开放合作、共享共赢魅力
会上,5家领军跨国医药企业代表与5家知名中国医药企业代表共同代表产业界,发布了医药产业全球合作发展倡议。呼吁医药产业界各方:坚持开放合作,共创产业发展新生态;坚持平等互鉴,共享产业发展新机遇;坚持普惠包容,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
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数字技术领域)—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数字工程师联合培养签约仪式的举行,旨在加快培养一批兼通医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工程师,增强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数字化转型的人才支撑。
中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产业链供需对接与服务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通过整合医药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高效、精准的信息匹配和撮合服务,促进产业链各环节深度合作,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10大特点描绘:
中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信息中心研究整理的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突出进展和产业技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主要呈现10个方面特点:
一是创新药数量和质量齐升。创新药上市数量快速增长,批量进入产业化阶段,为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高端医疗器械加速创新突破。创新医疗器械不断涌现,设计、制造、材料等工程化技术取得新进步。
三是新冠病毒疫苗、药物、诊断试剂实现应急研发和产业化。充分展现中国在药物创新体系建设和华体官方网页版制造能力上的长足进步,彰显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和研发技术实力、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
四是数智技术推动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大品种工艺技术实现变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快应用,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
五是生物药产业化能力大幅跃升。大规模细胞培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抗体药物、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药物、新型疫苗、多肽药物等领域建成一批高水平工厂。
六是创新药国际化取得突破。中国创新已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新兴力量,中国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七是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锻造原料药发展优势和全球竞争力。
八是复杂制剂研发水平快速提升。上市品种增多,及时填补国产空白,大幅降低患者疾病负担,更好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九是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产业链配套优势进一步巩固。
十是全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系统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信息技术与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融合更加深入,标志着我国医药产业迈向智能制造新阶段。新时代、新征程,医药华体官方网页版坚持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未来将聚焦十个重点技术领域持续发力,分别是: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技术;抗体药物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技术;核药和药物偶联药物(RDC)等新药物类型制备技术;高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生产技术;化学原料药绿色低碳技术及“无人工厂”;化学原料药生物合成及连续制造技术;中药全链条质量表征和质量控制技术;新型药物递送技术及相关辅料、生产装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药全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及其关键部件、原材料的研发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