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AI发展离不开数据、算力和算法支撑,在我国算力规模快速提升、算法实现局部领先的情况下,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决胜因素之一。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科技创新领域竞争的焦点,呈现全方位、多维度比拼的态势。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待深化开发应用,从而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奎聚焦人工智能,就深化其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进AI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马奎表示,目前,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开发利用面临亟须突破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质量供给仍有提升空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中仅2.9%的数据被保存,数据存留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二是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利用的潜力仍待挖掘。数据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过程中,能不断催生新的数据,创造新的知识,其较高的价值消费潜力仍待挖掘。三是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效能治理仍需久久为功。算法模型正进行指数级迭代演进,传统法规体系、技术监管手段及伦理规范框架显现出滞后性与适配性不足。
为此,马奎建议从数据供给、利用以及治理等方面,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化开发利用,让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全面激发数据价值消费潜能,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在四川建设人工智能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四川省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具备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的有利条件。他建议,从国家层面统一布局,在四川建设人工智能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面向西南区域,辐射全国,提升数据要素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供给质量。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快释放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价值。出台专项规划与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鼓励各企业围绕数据汇聚、存储、加工、供给、开发、利用、治理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流程,加快释放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价值,特别是在重点行业,加快打造一批规模化的行业应用。
三是完善相关配套监管政策,规范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明确监管主体及职责,由网信部门统筹,联合行业主管机构划定数据监管边界,建立覆盖采集、存储、处理、流通、销毁各环节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探索动态风险预警模型,形成标准引领、技术护航、执法兜底的全链条治理格局,筑牢数据安全合规防线。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