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村村通5G让这个四口之家“巴适得不摆了”

发稿时间: 2025-01-23 08:27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彤 徐勇 2025-01-23
分享X

“农家人就要赶早嘞,地里还有好多活等着忙呢。”早上6点,天还没亮,47岁的舒锋就已经起床了。为了不影响家里人休息,他轻轻拿起衣服,慢慢走出卧室,简单扒拉几口饭,就到院里穿上靴子,扛起锄头,直奔地头。

舒锋夫妇与母亲、女儿一家四口生活在四川省南充市吉安镇张家坝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舒锋种了7亩多地,还养了100多只鸡和40多只鸭补贴家用。

“我平时喜欢看时事新闻,咱们老百姓也要关心国家大事嘛,现在有了5G,上网顺畅得很,莫得一点点卡,看新闻很方便!”在去稻田的路上,舒锋向记者展示手机上装的新闻客户端和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清晨的村子安宁祥和,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特有的芳香,随着太阳慢慢升起,村子的轮廓逐渐清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只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真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看,这就是我家的稻田。”顺着舒锋手指的方向,大片稻叶呈现出浓郁的绿色,在微风的轻拂下泛起层层细腻的波纹,宛如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绿色绸缎铺展在大地上。露珠在稻叶上闪烁,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以前信息封闭,不知道咋种,水稻远不如现在长得好。”舒锋说,“现在有了5G网络,我可以选到更好的种子,学习到更先进的种植技术,还能通过数字平台实现更好的管理,这样种出的水稻品质好、产量高,收入自然也提高了。”

“嗡嗡……”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笔直的线路向稻田喷洒肥料。“之前我们种地还是老办法,生产效率比较低。开通5G后,我们可以用无人机实现精准播撒、按需施肥,还能防治病虫害、监测水质,水稻长得更好啦。”舒锋爽声说。

临近中午,舒锋的爱人来田里送饭。“你尝尝这鸡肉和鸭肉,都是我们自家种的谷子和玉米养的哩,没有任何激素,可嫩!”舒锋的爱人热情地招待记者并介绍,“家里还有鱼塘呢,现在村里到处都有信号,我把养的鸡鸭鱼拍照,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十里八村的老乡看到了,很多都来找我买,一年下来,多几万元收入呢,巴适得不摆了!”

据了解,2024年底,四川省2.6万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5G”,提前完成“十四五”建设目标任务。网络精准降费持续推进,惠及220万农村用户,降费金额达8亿元。在线教育使用量超过1400万人次,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2600亿元,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下午市里的李医生刚给我发信息,说根据我们反馈的数据看,咱妈最近的情况比较稳定,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稍微有点高,让继续按时吃药,定时监测,注意饮食。”舒锋向爱人说。舒锋的母亲患有糖尿病20多年,家里备有血压计和血糖仪,他们每天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三到五天后发给之前住院时负责的医生,医生通过数据分析,再把注意事项反馈回来。

“这下省去了我们去市里医院排队挂号的工夫,不用带着老人来回折腾,太方便了,不得不感叹现在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改变,5G确确实实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下午5点半,天快黑了,忙碌一天的舒锋也要收工了。“今天周五,女儿从学校回来,一个月不见真想她,赶紧回家!”

刚到家,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上桌了。“幺妹儿,快来吃饭了。”舒锋的女儿今年上高三,学习压力大,这会儿正在里屋复习功课。

“有了网络确实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平时课上或试卷里不懂的地方,我都会在网上查阅资料,有很详细的讲解。回到家里我还会上一些网课,网上资源非常丰富,能帮我巩固和开拓很多知识点。”舒锋的女儿说。

春节就要到了,谈起如何过年,舒锋笑意盈盈地说:“我从网上买了很多年货,马上就到了。前天视频联系了外出打工的亲戚朋友,这两天就回来了,等他们到家,我们高高兴兴地过个团圆年!”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