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抱犊村的“高速路”

发稿时间: 2025-01-22 08:20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乐 张东华 张莎莎 2025-01-22
分享X

“恁踏上了俺抱犊村的‘高速路’,再走半个钟头就到了。”看着脚下的羊肠小道,听向导说这是“高速路”,记者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历经近6个小时的徒步,战战兢兢贴着临崖路,趔趔趄趄翻山越岭,终于看到眼前平坦的小路,顿觉豁然开朗;另一方面,对于这条土路而言,“高速路”的美名实属饱含无奈和艰辛。

抱犊村是山西省唯一的未通公路的行政村,隐匿于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的崇山峻岭之间。要想进村庄,须从古郊乡的马武寨村步行前往,虽然路程不足10公里,但沿途要经过悬崖峭壁、河道丛林、峡谷深潭,过悬崖峭壁时依赖几十年前在崖壁上凿出的“脚窝”和在部分危险路段安装的铁链,十分艰难。

记者一行早晨8点多出发,驱车1个小时从陵川县到马武寨村,在向导的带领下到达公路的尽头——古郊乡西仓村,开启了徒步进村之旅。刚下到山谷,就吃了个下马威。一位记者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河道冰面上时,踏入了暗流涌动的冰窟窿,顿时刺骨寒水涌入鞋袜。此时,进退维谷,记者毅然选择拖着“冰鞋”继续前行。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面对一边是崖壁、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记者们在勉强能过一人的小道上缓缓而行,遇到铁链,犹如抓住救命稻草。几番上下后,看到同伴双腿抖动,一位记者忍不住说:“咱歇歇吧,累得腿都抖了。”“这不是累的,是太高了害怕。”就这样,大家克服恐高、寒冷、疲劳,在当地村民只需4个小时的路上,一行人走了近6个小时,在心理和身体几近极限时,终于踏上了抱犊村的“高速路”。

“叮叮叮。”踏上“高速路”的同时,大家的手机信息纷至沓来。“喂喂,终于有信号了,刚从深山中出来……”历经数小时“失联”,一行人立刻处理各种信息。此时,走在抱犊村“高速路”上的大家脑海中逐渐产生同样的疑问:在这样一个不通公路、没有华体(中国)的村子中,当年的“信息高速路”是如何开通的?

“抱犊村所在的山区路况恶劣、沟壑林立、地质复杂、岩层结构不稳,新建施工难度极大。”山西移动陵川分公司副经理王喆告诉记者,在前期勘察中,建设团队共规划建设光缆6公里,其中近5公里光缆需从几乎垂直的悬崖上进行布放。为了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点,建设人员翻山越岭、穿越密林,现场勘察6个站点,一步步核实空间、测试纤芯……就这样,2013年,移动网络信号悄然进了这个偏远的村庄;2018年,宽带网络接入抱犊村;2019年,4G让村民更生动地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如今的抱犊村即使身处太行山深处,村民也能足不出户畅享高速网络。

随着通信水平的提升,村民的生活也今非昔比。“以前我们和外界联系全靠人翻山越岭进村通知,后来有了手机,打电话得到更高的山上寻找信号,能不能接通全凭运气。”抱犊村村干部姬喜群告诉记者。如今,村民在家就能轻松和外界取得联系,“快过年了,远在外地的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回村,在村里过年也能上网玩手机刷视频,村里更热闹了”。

没有刻意“开化”的抱犊村有着吸引八方游客的自然特质。它的“不通”和“悬崖飞瀑”吸引着“驴友”、户外爱好者等多个群体,马武寨村到抱犊村的南太行徒步环线也成为国内徒步十大经典线路之一。信号的开通,吸引更多游客将抱犊村作为休整的驿站,加上朴实的村民提供了平价的食宿,抱犊村的旅游经济给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村里有了信号,我们很方便跟农家乐预订餐食、安排住宿,在这里也能随时将徒步的美好瞬间分享给亲朋好友。”“驴友”马腾飞告诉记者。

“有了信号后,游客多了,对物资的需求量也大了,村里在悬崖上装了个卷扬机,焊了个铁笼子,每次可将800斤重的货物吊运上800米高的悬崖,我家这台双开门冰箱就是这么上来的。”姬喜群告诉记者,村里的旅游经济火起来后,曾离开村子的两户村民又回村经营农家乐了。“现在村民的收入翻番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姬喜群笑道,笑容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