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编者按
5G商用五年多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共建共享,用最短时间、花较少投资,快速建成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网速最快的5G SA共享网络,累计节省投资超3600亿元,年均节省运营成本超400亿元。双方在技术、管理、运营等多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为全球运营商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本报刊发系列报道,从多个生动案例出发,深入解读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共建共享经验和成果。
傲立伶仃洋,横跨珠江口。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正式通车。在这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中,通信网络规划建设面临海面强反射干扰、风压大等种种挑战。如何让优质网络覆盖这条全长24千米的海上通道?广东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协同中山联通紧密开展规划方案沟通和网络共建共享,采取高中低三频组网、主备双链、定制窄波瓣天线、3CC载波聚合等新技术手段攻坚克难。“深中通道”网络建设提前一个月完成,节省投资超800万元。飞驰在辽阔的海面上,用户能享受到优质的通信服务。
深中通道的网络建设,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开展共建共享的一次生动呈现。五年多来,双方用最短时间、花较少投资,快速建成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网速最快的5G SA共享网络,效率升、成本降,取得了“1+1>2”的显著成效。
规模翻倍 覆盖翻倍 速率翻倍
“共建共享是5G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共建共享,就不会有5G的今天。”2023年6月,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如是说。
我国于2019年6月发放5G牌照。5G发展初期,通信运营商通常要面临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资产效率低等难题,中国电信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指导协调下,携手中国联通创新性地提出5G接入网全面共建共享的新思路。
2019年9月9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约定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明确5G共建共享原则、内容、组织机制、保密和争议解决等。双方用户归属不变,品牌和业务运营保持独立。短短一年时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就建成了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络,开通基站30多万座,5G网络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部分发达县城。
推动5G网络实现连续覆盖的同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还携手推进重点场景和重点客户的深度覆盖。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小区地下车库信号覆盖弱、盲区多,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以前一进地下车库就没信号,电话打不通,微信发不了,电瓶车车主无法扫码充电,新能源车车主无法使用车载应用。”家住上海徐汇区阳光绿园小区的李女士说。为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上海在2023年、2024年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23年3月,在上海电信和上海联通共建共享领导小组会议上,双方明确将居民区、地下车库纳入重点攻坚对象,成立联合攻坚团队合署办公,针对住宅小区地下车库深度覆盖目标进行联合规划,同步下发建设清单,选择满足业务需求和建设成本最优匹配度的个性化方案。经过两年攻坚,上海电信协同上海联通共计完成4700多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覆盖。“现在信号好了,车载应用可以流畅使用,视频通话、在线追剧也很‘丝滑’。”李女士为地下车库的变化点赞。通过共建共享,上海电信和上海联通的4G/5G精品网络实现了政府测评结果和用户满意度双提升。
五年多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快速打造覆盖广、速率高、质量优的5G网络,实现了规模翻倍、覆盖翻倍、速率翻倍。截至目前,双方已建成超137万个5G中高频基站,4G共享基站超过200万站,5G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国乡镇及以上区域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和重点客户的深度覆盖。双方还联合推进机场、高铁、医院等重点场景精准建设与优化,移动网质量满意度稳步提升。共建共享效益红利持续释放,为5G全面服务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保障,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资源节约 投资节约 成本节约
10月22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同日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国电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99亿元,中国联通利润总额为234.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83.4亿元。根据双方后来共同发布的消息,“五年来,双方通过共建共享、共维共优,累计节省投资超3600亿元,年均节省运营成本超400亿元”。这表明,共建共享所节约的成本,对两家运营商保持盈利水平功不可没。
相对于4G网络,5G基站站址密度更大,单站设备的价格、功耗和维护费用更高,且运营初期资产效率相对较低,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开展共建共享之初,就确定了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建设节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保障、统一服务感知的“五统一”联合工作体系,整合资源、整合投资,节约成本。
在共建共享过程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频谱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创新了“一张物理网、两张逻辑网、多张定制专网”的共享网络架构,多频协同满足用户多场景下容量和覆盖需求,共建共享范围逐步拓展至全频率、全区域。双方在3.5GHz频段实现了200M大带宽2.7Gbps的单频最快网络速率,用户体验提升明显;在南北区域站址、传输资源优势互补方面,减少了大量重复投资,达到了“1+1>2”的良好效果。在保证5G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的同时,双方在网络投资和运营成本上的财务压力得到极大缓解,每年减少的碳排放超过千万吨。
在网络建设难度大、工期紧的场景下,共建共享发挥的资源复用优势尤为突出。北起云南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以隧道桥梁众多、沿线地质结构复杂、建设难度大而闻名于世。2021年12月3日,云南电信、云南联通共建的通信网络和中老铁路同步开通,向来往列车提供优质通信服务。面对中老铁路的网络建设难题,双方努力实现技术突破,联合组织多轮测试,解决了列车高速运行场景下带来的网络连接不稳定、视频卡顿、语音掉话问题。旅客既可以语音畅聊、在线游戏、观看视频,又可以移动办公。
五年多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生产调度、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协调,在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实施端到端的节能减碳,在产业链、生态链等方面开展一体化的开放合作,在设备、终端、频率、应用等方面推进多维度的共享发展,从而努力构建了合作共赢的5G新发展格局。
效率升、成本降。一系列成果证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共建共享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举措,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推动企业乃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世界级运营商间开展接入网共建共享、核心网及业务独立运营的成功创新。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