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今天傍晚到夜间将有一轮明显降雨,预测会达到大暴雨量级,请各位村民立即动身前往安置点,注意防雷避雨和出行安全。”今年7月底的一天下午,北京门头沟区一村口的广播重复播放,村民周立收拾了几件随身物品,赶往安置点。
对于村干部小何来说,这注定是无眠的一夜。当极端灾害可能发生时,尤为重要的便是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安置。“村口老王、老李两家还没来报到,我准备过去看看,这雨一旦下起来再出门可就晚了。”小何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还未到安置点报到的村民,“待转移人员是到安置点安置了,还是投亲靠友了,一目了然。应转移重点人群有多少、来了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到……手机上可以看到实时数据。”
这些数据的来源,就是“京西哨兵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
沟通成本少了,网格员“减负”了!
每年“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全年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间,其间极端天气发生概率极大。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除了基础设施外,当地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救援等方面能力往往也会遭遇“极限挑战”。去年,来势汹汹的“杜苏芮”为门头沟区带来了历史罕见的“23·7”极端灾害,折射出应急能力提升的紧迫性。由此,门头沟区自2024年初启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系统升级改造工作。
今年7月20日,北京正式进入主汛期。由联通数科支撑建设的门头沟区“京西哨兵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开始投入使用。
“避险转移时群众思想工作比较难做,一些村民拒绝来安置点或者来了又走,这些临时情况非常考验我们基层人员,还好有‘京西哨兵’人员转移安置这个功能,再复杂、紧急的情况也不会出乱子了。”基层网格员说。
网格员口中提到的正是“京西哨兵”系统赋能基层的一项创新功能。当灾害可能或已经发生时,指挥人员通过“京西哨兵”把指令第一时间直接传递至村镇的基层网格员,再由网格员进行责任片区内的人员转移、安置,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京西哨兵”将帮助网格员高效完成信息的智能化提取、汇总和上报。告别了层层上报、层层统计,基层盯撤转移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信息上报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这些数据还将通过平台汇聚呈现到指挥端,为后续救援计划的实施、救灾资源的协调调度等提供可信数据支撑。
据统计,2024年7月期间通过“京西哨兵”平台累计转移群众达17403人次,网格员工作效率整体提升90%。
信息全打通了,能做的事儿更多了!
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极端气候,在极端灾害来临时,除了及时应对,城市管理者还能做些什么?
门头沟区地理特征复杂,局部小气候常发生,自遭受“23·7”极端灾害后,门头沟气象局不断增加气象观测站点,这些观测站的气象数据被全面接入“京西哨兵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从而为气象学家分析和预测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依据,可以说是提高灾害防范的有效手段之一。
“除了气象数据外,水情、火点、视频等监测监控数据,以及应急管理部回流数据、风险普查数据、京智系统数据等,也同样汇入‘京西哨兵’。”联通数科项目团队人员介绍,“平台目前接入的业务数据共涵盖11大类、70余小类,61万余条数据,包括一些高危行业企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以及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仓库、应急救援队伍等的资源信息也都可以通过平台‘一张图’看全貌,可以说实现了门头沟应急数据的‘应接尽接、应归尽归’。”
在此基础上,系统引入了多种灾害趋势及影响分析专业模型、决策建议模型,仿真推演灾害态势和影响区域分析等,由此,灾害的风险识别和预判能力大大提升,可以直观看到灾害的演变趋势和潜在风险分布,这对于辅助提前采取防御措施、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防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图为系统利用“三维数字孪生+AI模型仿真推演”技术,通过接入多源监测数据,实现了对城市内涝、山洪、地灾等典型灾害场景的仿真推演与风险评估。
“京西哨兵”从无到有,心里踏实了不少!
在今年汛期,联通数科驻扎在门头沟区应急管理事务中心的项目团队先后顶住了7月13日、7月24日、7月30日、8月19日多轮暴雨预警调度压力,“京西哨兵”就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当面临紧急情况时,指挥决策人员通过“京西哨兵”“指挥一张图”功能可以“一键”通全区,事件一键下发、资源一键调度,险情救援方案自动生成,实现从事件接报、灾情研判到救援处置等应急全过程“自上而下调度、自下而上响应”。
图为京西哨兵——可视化救援一张图
在发现险情的第一时间,“京西哨兵”一键定位到灾害现场同时打开周边视频监控,指挥决策人员即刻便能看到现场全貌;与此同时,系统直接根据指令生成处置方案,为指挥决策者进行指挥调度、指令下达提供方案支撑。应急管理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感叹:“‘京西哨兵’上岗,真是让大家心里踏实了不少!”
“京西哨兵”从无到有,对于推进门头沟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促进体制机制变革、工作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目前“京西哨兵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已经完成了门头沟典型区域的数字孪生场景构建,能够对城市内涝、山洪、地震等事件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次生灾害风险等进行预测。未来,随着应急数据的愈加立体、丰富、全面,“京西哨兵”AI模型仿真推演结果将更加直观、准确。
编辑:杨扬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