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深蓝” 5G+智慧海洋“浙”样建

发稿时间: 2024-09-05 08:17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施张凌 2024-09-05
分享X

深蓝海面,微风徐徐,一艘艘渔船正在有序进出港口。

浙江台州玉环市,海域面积1512平方公里,海岸线329公里,拥有5座大小渔港、2个重要港湾,是国家级沿海渔港试点经济区。

在港区及周边26座铁塔上,工作人员正忙着部署高位视频监控设备。这些新增设备可通过AIS雷达目标融合能力,精确把控港内渔船数量和渔船类型,识别分析航道通行情况,实现对渔船的实时指挥、归航指引和智能决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国铁塔浙江省分公司自觉践行行业使命,持续推动5G技术赋能更宽更广的国计民生领域,充分发挥10万个站址的资源禀赋,建成集视频、物联设备、雷达、气象、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多源数据的空天地全域感知网;通过“铁塔+大数据+AI+边缘计算”,推动全省2.5万座“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提供空间数智化治理服务。

优化传统渔港基础设施,5G赋能是关键。在台州玉环沿海渔港经济区,浙江铁塔牢牢抓住数智化的“牛鼻子”,以“提升渔港生产效率”为关键,在高位视频的基础上,融合加入雷达、AIS及无人机等各种感知设备,以“一网、一图、一库、两端+N场景”实现对港、船、人、货、安全全方位的管控和服务。“自然形成的传统渔港存在渔船进出港不易指挥、航道违停难以发现、休渔期出海难以监管等痛点问题。现在,我们给渔港安装上了智慧大脑。”浙江铁塔工作人员高玉峰兴奋地说。

不仅仅是台州渔港,在宁波北仑梅山港,15个高空瞭望摄像头正在监控主航道船只流量及重点码头船只的停靠安全,实时数据不断传送至绑定系统中。“不用跑现场,通过这个平台就能实现船只监管。”港区工作人员在展示监控和操作界面。画面上,航道情况一目了然。同时,浙江铁塔连同宁波海事局科技信息处共同试点测试船名船号、流量监测AI识别,并在象山、北仑等VHF覆盖薄弱区域,共同现场踏勘选点,为部署小型雷达、监控异常船只信息做准备。

码头与航道的作业效率大幅提升,5G赋能海上生产也“不甘示弱”。

台州国营海东造船厂的工人日常在船舱内进行作业。由于船舱内部较深,船夹板对信号隔绝性强,船舱内部信号极弱,夏日作业隐患重重,一旦工作人员在舱内发生意外,应急与救援将成难题。浙江铁塔依托“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创新思路,巧妙采用信号叠加的方案,通过在船舱内部安装无线信号设备,实现船舱内5G信号覆盖,有力填补了信号盲区。更让工人放心的是,作业的安全帽中也植入了定位终端,与舱内部署的定位基站之间可以相互传递无线信号,形成一个无线监控网络,人员无论走到哪里,其附近的定位基站均可接收到定位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实现人员的快速查找与定位,船厂的生产动态更加清晰直观。数字扬帆,浙江铁塔正助力船只安全有序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浙江铁塔将持续在数智化上下功夫,深化5G技术在海疆地区的应用,加快智慧海洋建设,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让这片“深蓝”焕发新机。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