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创新”和“共赢”,是中国铁塔江西赣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赣州铁塔”)近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贴切的关键词。
从“地下空间”的网络建设新模式到高空瞭望的通信塔数智化共享新探索,再到核心商圈的新就业群体新体验……在江西赣州这片革命老区的土地上,赣州铁塔笃行实干,向“新”而行,以“政府主导、铁塔统筹、行业协同、社会支持、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和发展理念,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稳步前行。
以“信号升格”拓展网络建设新模式
2022年4月,“问政赣州”平台上出现的多条关于“电梯及地下停车场无信号”的投诉,引起了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如何破局,解决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信号难题?
先立后破。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加大地下空间网络共建共享。距“投诉事件”过去不足两个月,赣州市通信发展办公室、工信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赣州市工程建设项目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管理办法(试行)》。文件明确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概算,与建筑物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2023年12月,赣州市工信局等十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赣州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对5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特别是地下停车场和电梯等民生保障场景实施零场租、零进场费和低(免)电价政策。
与此同时,赣州铁塔也开创性地联合通信发展办公室、通信行业协会,与三家运营商携手进一步推进落实《意见》,明确共建共享、设备开通等建网流程。
在新的建网模式下,赣州市几乎所有新建住宅都通过共建共享进行网络覆盖,实现“交房即可信号满格”,老旧小区也开始摸排改造进行信号升格,“信号盲区”问题明显改善。
以通信塔数智化共享推动行业新探索
2023年9月,在由生态环境部主办的2023年“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环保数字化发展论坛”上,赣州市第二水厂饮用水源地智能监管平台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受邀推介。这是赣州铁塔助力政府部门打造“数智环保”的一次高光时刻。
在赣州铁塔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该水源地的实时场景及红外热成像画面在大屏幕上实时呈现。针对后台自动生成的AI告警,两名工作人员正进行二次研判,并将研判结果推送给执法人员。
这是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赣州经开区分局依托铁塔高点视频监控和铁塔视联平台17种AI算法,通过整合高空视频、电子围栏、无人机、水质自动监测监控等手段打造的智能监控系统。
“我们在全市有1.4万多个站址,点多面广,站高望远,配备齐全。除了高点监控,我们还会提供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赣州铁塔行业拓展部吕先华说。
由点及面,赣州铁塔进一步做大共享文章。基于“高空瞭望”这一独特的铁塔站址优势,赣州铁塔正在宁都县进行全域共享监管服务建设,基于共建共享的科学选址原则,优先使用存量通信铁塔,预计为宁都县政府节省60%的建设投资。
截至目前,赣州已有超1200座“通信塔”变为“数字塔”,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赋智赋能。
在核心商圈里打造“虔城”新体验
在赣州市章贡区花园城商圈,一座惹眼的黄色小房子坐落其间,这是一个被装饰过的铁塔换电柜,两米之外,则是一排新安装的铁塔充电桩。上线第一天,有几辆电动车已经开始充电使用了。
“这里就是章贡区委组织部和我们联合为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的党建服务阵地‘虔新驿站’,‘虔’代表虔城,是赣州的别称;‘新’代表新就业群体。驿站里面有电视、空调、自助饮料机及休息区等,外面配备了我们的换电柜和充电桩,目前这里已经成了便民服务圈。”赣州铁塔能源经营部邱永生介绍。
随着换电群体日益庞大,充电隐患逐渐显露。在邱永生看来,外卖骑手的充电安全来自换电便利,而换电便利来自随处可见的换电网点。通信基站点多面广,遍布城乡,形成了一张分布式的电力网络,加之7×24小时通信级别的保障能力,可以更经济有效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眼下,赣州市正进行电动车全链条隐患整改,一方面整治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另一方面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赣州铁塔创新突破,主动践行国企担当,助力政府构建安全、可靠、有序的“电动车充电”统一管理新模式,为推动城市智慧管理和绿色发展贡献铁塔力量。
在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下,赣州铁塔正不断吸纳各项社会资源充实发展动能,对内创新人员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对外锻造核心优势、构建共赢生态,通过内外兼修的战略布局,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