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7月22日至24日,甘肃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大雨如注。
7月23日上午9点,根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全省启动防汛保障四级应急响应。
下午6点,全省停电基站达到2200个。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预警信息不断,紧张的防汛通信保障战就此打响……
未雨绸缪 打好“主动仗”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有备方能无患。
甘肃铁塔坚持“平战结合、以训备战、以战代训、以战促训、功在平时”,今年以来,已组织17次全省实战演练,为本次防汛应急保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战经验。
“我们凭借强大的应急资源储备,包括约1200名应急队员、1500余辆发电保障车辆、8500余台应急发电机组、150个移动锂电池包及28部卫星电话,构建起坚实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牛国玺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陇南铁塔综合部员工黄紫涵和李伟,每天六点半准时到达库房,开始清点物资并发放,经常忙到晚上10点。他们的本子上记录着:截至7月30日,已经配发物资869箱、应急医药包33套、油桶206个、安全绳60条、手套98双……
逆行而上 争当“急先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凝聚起强大合力。
汛情发生后,甘肃铁塔迅速成立防汛救灾保通信临时党支部及党员突击队,领导班子分三组带队到受灾严重的市州现场指挥防汛救灾工作。党委书记戴海兵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查看受灾情况,看望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党委委员牛国玺、畅年盛深入陇南灾区现场进行指挥调度。
虽然暴雨暂时停歇,但面对滑坡、泥石流、道路塌方以及高温,通信保障的重大考验才刚刚开始。陇南70%的站址需要徒步抢险保通,各抢险队伍步行在泥泞道路上,攀爬在高山树林之中……
位于三河镇大山深处的姚沟村受灾严重,道路、通信、电力全部中断。陇南铁塔维护部的田承坤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途中泥石流频发,多条道路塌方,他与两名维护人员每人肩扛30升的油料,徒步两个半小时才到达董家坪基站。结束工作的第二天,他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中写道:“手机信号满格的那一刻,作为铁塔人的光荣感充斥着整个身体,也赋予了我积极向上面对人生的精神。”
陇南市常务副市长李荣称赞:“铁塔就是‘铁军’,你们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让我很感动!”
“关怀家人的温度,抢险救灾的速度,成就了甘肃铁塔的高度!”这是陇南市副市长李浩对铁塔公司的评价。
星夜奔赴 唱响“团结歌”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甘肃铁塔从全省11个地市调度了45支队伍、90人、154台油机,支援陇南应急保障。
张掖铁塔的王学文带领7人3车8台油机,日夜兼程奔赴1000公里到达通信保障第一线。队员们克服道路塌陷、交通受阻、断电断站等重重困难,全力以赴协助兄弟公司开展通信抢险保障工作,争分夺秒抢险保畅通。
面对洪水和泥石流,没有路,他们用绳索拉出一条“保障通道”,手牵手一起走。面对遇困的群众、深陷的车辆,他们主动上前,合力拉起“救助线”。
在做好应急通信保障的同时,甘肃铁塔充分开放铁塔视联平台的全方位视频监控资源,联合应急管理局、大数据局、气象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实时查看道路受灾等情况,配合应急管理局进行宕昌、成县、徽县森林防火现场调度指挥,为政府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化应急手段。
截至7月30日,此次汛情导致累计停电4720站次,甘肃铁塔发电保障3034站次,投入应急通信保障169人、68辆车、245台流动油机、7部卫星电话。
这一连串数据是铁塔人践行“人民邮电为人民”宗旨初心的体现,是“科学研判、系统统筹,勇于担责、自强不息,履责担当、不畏艰险,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积石山抗震救灾精神的延续。这是一场通力合作的“战斗”。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斗”。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向他们致敬!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