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调研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积极贡献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巴蜀经验”

发稿时间: 2024-06-14 09:11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相龙 2024-06-14
分享X

华体官方网页版营收达1.8万亿元,华体官方网页版增加值超5000亿元,成都不断夯实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基本盘”;

培育领先实践企业17家,推动186家规上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绵阳聚力打造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新引擎”;

攻克552项关键核心技术,72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德阳持续激活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原动力”……

近年来,四川坚持把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丰硕成果。记者近日随“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媒体调研行”采访团深入巴蜀腹地,探寻四川在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中的真招实招。

“培育”“引进”“赋能”齐发力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在荣创新能,一套氢燃料电池系统使用寿命可达30000小时;在绵阳京东方,一块能够实现弯曲折叠的OLED显示屏比一张A4纸还薄;在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一套由3台小型搬运机器人组成的装配系统仅需15秒就能组装出1支圆珠笔……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四川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基础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等举措,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与潜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一方面,四川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本土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荣创新能是一家在四川本地创建的新能源及氢燃料电池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我们公司已获得71项国家知识产权授权,开发出80kW~2000kW的各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有效拓展了氢能在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维荣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四川不断吸收创新资源“落地生根”,助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更好发展。

绵阳京东方是京东方集团在西南地区布局的第二个6代柔性OLED生产基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绵阳京东方成功研发全球首块17.3英寸折叠OLED柔性笔记本电脑屏幕并顺利量产交付。“京东方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已超3万件。”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福坤说。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持续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支撑,通过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赋能更多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我们围绕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积极赋能产业生态体系构建。”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何阳介绍。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是由成华区联合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打造的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投用智能制造设备300余套,涵盖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中试孵化、产教融合等多个平台。

创新之光在巴山蜀水中闪耀夺目。2023年,四川累计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万家,新增创新产品322个……

统筹推进“三大任务”

汇聚强大产业合力

“抓起、拿稳、上下移”,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的华体官方网页版机器人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24小时不停工进行作业;

“升空、俯冲、左右拐”,体验者在飞机模拟驾驶舱中通过摇杆控制载人飞行器,在城市上空模拟飞行;

“旋转、跳跃、一字马”,人形机器人天链轻松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几乎能与专业舞蹈演员“打个平手”……

曾经在科幻大片中出现的生产生活场景如今竟已跃然眼前。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四川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华体官方网页版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肩负了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任。近年来,四川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三大任务”,通过印发《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7年)》等举措,不断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传统制造业实现“老树发新芽”,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现在我们有9个数字化车间,产品加工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东方汽轮机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副部长徐健介绍,东方汽轮机已建成5G数字化工厂,实现了全域数据互联互通;拥有诸多世界级先进生产设备,包括350吨高速动平衡室等。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似“雨后长春笋”,实现蓬勃健康发展。

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郭亮介绍,沃飞长空近年来围绕eVTOL不断创新,形成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都创造”飞行华体(中国)产品。

未来产业像“春日添新苗”,不断构筑蜀地华体官方网页版发展新优势。

“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天链日前亮相2024德国汉诺威华体官方网页版博览会,该款人形机器人凭借高度的智能化和令人惊叹的灵活性引发广泛关注。

“我们瞄准关节自由度进行发力。”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天链告诉记者,关节自由度指机器人拥有可以活动的轴数,关节自由度越多,机器人就能完成更多复杂度较高的任务,天链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71个关节自由度。

三线并举,协力共进。2023年四川全省规上华体官方网页版增加值增长6.1%,增速居前十经济大省第3位,全部制造业增加值为13259.1亿元、增长5.3%,有力支撑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实现历史性进位。

推动企业“苦练内功”

加速锻造核心竞争力

累计拥有世界500强企业4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5家,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9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3家……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近年来四川发力健全逐级后备、逐级递进的梯度培育机制,有力促进“转企升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领航”企业做优做强。

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为四川代表性制造业,长虹已发展成为拥有7家上市公司、19个全球研发中心、22个全球制造基地的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

长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杨秀彪表示,近年来,长虹建成了四川省首个国家级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双跨”平台,赋能8个行业3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

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制造业头部企业不断涌现。

“我们年产输液超过10亿瓶(袋),是全球输液单体产量最大的生产企业。”科伦博泰副总经理冯毅介绍,在输液领域,科伦博泰占据了技术创新和质量标杆的战略高地;在抗生素领域,通过研发试验、升级优化、创新合作等措施,科伦博泰解决了抗生素行业的源头性问题。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电桩可编程功率控制器是我们的‘独门绝技’。”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少德自豪地介绍,英杰电气已发展成为国内功率控制电源、特种华体官方网页版电源设备的强势品牌和优秀供应商。

“‘四川制造’已经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名片。”在华体官方网页版和信息化部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艺铭看来,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均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如今各地正围绕各自优势技术领域和产业门类,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路径。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介绍,日前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把“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为四川加快推进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进一步标定了奋斗方向。接下来,四川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华体官方网页版化全过程,坚定不移推进华体官方网页版兴省、制造强省,加快优势产业提质倍增,以科技创新壮大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