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国企·AI赋能网络风险防控建设”研讨会在深举办

发稿时间: 2024-05-28 08:45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连欣 2024-05-28
分享X

图片1.png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共链行动工作要求,推进网络安全产业链链上企业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增强网络⻛险防控能力,5月23日,在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指导下,中国联通联合《国资报告》杂志社在深圳举办现代新国企·AI赋能网络风险防控建设研讨会。来自网络安全监管部门、产业界、学术界、电信行业以及大模型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网络风险防控建设开展研讨,来自国资央企和网络安全企业的260余位有关代表参加会议。

图片2.png

中国联通网络与信息安全部总经理苗守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联通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核心布局,充分发挥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能力和运营商资源优势,从安全运营、安全攻防、安全代码开发三个方面拓展AI赋能安全业务应用场景,推动网络安全防护向智能化演进,探索和实践AI赋能安全新路径。

图片3.png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关保技术事业部主任胡光俊表示,大语言模型在未来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增强,极大地扩展安全分析视野;二是能力增强,让攻防对抗更智能高效;三是效率增强,可推动安全运营走向“自动驾驶”。

图片4.png

复旦大学教授、MOSS大模型负责人邱锡鹏认为,当前的语言模型仍存在很多缺陷,未来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架构,通过多模态对齐、数据治理以及和人类进行对齐,构建起一个能够模拟理解环境世界模型。

图片5.png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安全与元宇宙部主任石霖表示,目前通用的大模型还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安全场景,小模型又缺乏联动性,产业界呼唤网络安全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而业界的安全大模型在技术和产品形态上也存在差异,应加速推进相关标准研制工作,实现安全大模型规模化应用。

图片6.png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叶晓煜深入分析了网络安全发展趋势,整体介绍了中国联通在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和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进展,提出网络安全的核心要素是风险治理,未来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风险是动态变化的,企业网络安全工作应从全局出发,将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加强主动防御。

网络安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底座,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承担托底的重担,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专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巨大变化和创新正在发生,目前,国内多家公司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付诸网络风险防控领域。随着大模型的智能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将逐步构成“人机协同”的共治模式。

大会同期举办了“AI赋能数据安全”和“AI赋能安全运营”主题分会,并设置安全大模型创新产品体验区,展示国内先进企业的代表性产品和方案,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实践与进展。24日上午,与会人员赴相关行业代表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和观摩交流。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