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企向“新”而行 做好老矿区转型“必答题”

发稿时间: 2024-04-05 11:31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双 2024-04-05
分享X

“说起芭蕉沟,心头凉悠悠,跟着工人走,又有烟儿抽,再过三五年,还有娃儿逗。”这首20世纪50年代流传下来的民谣,描绘的是嘉阳煤矿的昔日繁荣。这个位于四川乐山市犍为县芭沟镇的老矿区,已经走过了80多个春秋。时至今日,嘉阳煤矿借助数智力量,完成了从传统的“肩扛手挖”到现代化“数字开采”的蜕变。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嘉阳煤矿(31231智能综采面)荣获全国薄煤层智能综采赛道特等奖,全国仅3家薄煤层煤矿获此殊荣。这一成就标志着嘉阳煤矿在推进“机械化替代人力、自动化减少人力、智能化实现无人操作”上走在了前列,也为薄煤层煤矿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重要位置。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嘉阳集团”)总经理范勤英表示,就煤炭行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并将“高大上”的新技术以“接地气”的方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向“新”谋划

塑造煤矿行业智能化升级标杆

按照厚度,地下开采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及厚煤层。其中薄煤层低于1.3米,在我国85%以上矿区均有分布。薄煤层开采面临先天条件欠佳、开采难度较大、经济效益偏低等挑战,安全高效开采是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范勤英介绍,嘉阳煤矿赋存条件特殊,其煤层为1.1米高的低磷低硫K7煤,属于四煤三矸的软底板薄煤层,在此条件下实施智能化综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嘉阳集团携手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以及中兴通讯,通过深入的沟通与协作,按照“以工作面集控中心为主,地面智能化控制中心远程干预控制为辅,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和巡视”的工作思路,将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与嘉阳煤矿采煤工作面特点和实际生产环境紧密结合,实现了5G“新装备”的本土化应用。自“十三五”规划起,嘉阳煤矿便着手推进矿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致力于开发1.3米以下极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至今,该矿已建成两个智能化综采面、一个智能化综掘面,并构建了矿井“一张图”透明矿山信息系统,5G技术在矿井中的应用不仅取得显著成效,也为薄煤层煤矿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强化支撑

打造矿业数智化新生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煤矿智能化升级之路上,这个“火车头”就是以5G为引领的数智新技术、新应用。经历了原始的竹筒传话、手拉绳铃、铁皮筒喊话等简单方式,到磁石电话、防爆电话,再到如今借助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迈入智能化时代,煤矿生产实现了实时调控和统一管理,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5G等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繁华街道,更深入到这片煤炭资源丰富、矿工辛勤付出的土地。煤矿工人工作在黑暗的地下,把光明和温暖献给需要的人。5G时代,如何保障作业安全、赋能煤矿提质增效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以智能化开采和智慧化矿井保障作业安全。范勤英提到,尽管嘉阳煤矿的采高在全国属于最低水平,但在智能化转型之路上成功克服了诸多挑战。目前,矿井的两个采煤工作面及一个掘进工作面均已智能化,而供电、排水、运输等后勤服务系统也实现了智能化改造和远程控制升级。这些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显著减少了井下高风险岗位的作业人员,不仅保障了作业安全,提高了效率,也为老矿区向“新”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中兴通讯副总裁熊继斌介绍,在应急响应场景中,中兴通讯的5G智能单兵装备以5G安全帽、手环、AR为支撑,支持定位、调度、视频及生命体征监测,为矿工作业安全保驾护航。

打造懂矿的网,让数据跑在5G“高速公路”上。自2021年起,中兴通讯已向全国逾200家矿业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熊继斌谈到,近几年来,中兴通讯聚焦能源、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融合升级矿山井上井下一张网:支持人网和物网的统一、有线和无线的统一,实现工作面和巷道场景的高低频混合组网,助力生产网、管理网融合,赋能智能化矿井“挖煤不用人,采煤不见煤”,助力行业向高质量绿色发展。

5G加持

铺就煤矿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采用智能化综采以前,一个对拉工作面需要22人。”嘉阳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袁成金说,“采用智能化综采后,工作面只需两个人就可以达到原来同样煤质的煤炭产量。”重庆研究院总经理刘程介绍,通过5G+智能采掘、5G+4K高清视频等智能矿山应用,工作人员现在可以在煤矿调度集控中心,利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等,进行实时调控和统一管理。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极大增强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实现了多个场景的少人化甚至无人化运行。

数智技术作为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秘密武器,其背后的关键支撑在于5G网络的强大能力。嘉阳煤矿年产能规模达120万吨,承担了成都金堂、宜宾福溪、泸州川南等四川省内多家主力电厂的电煤保供任务。尽管矿井规模不大,产量也相对有限,但自1970年建井以来,长期的开采使得井下作业面积庞大,因此信号覆盖成为一大挑战,需要部署大量的基站。

嘉阳煤矿信息化副总工程师但通介绍,嘉阳煤矿在5G网络的井下部署中,采用了中兴通讯的基站产品,每300米设立一个基站,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在任何位置都能在150米内接入网络,满足了井下多种设备的无线联网需求,极大提高了煤矿的智能化水平。

新闻附件: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