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技术人员使用手柄操控5G智能装载机。 覃丽颖/摄
手里拿着一个游戏手柄似的设备,轻摁几下,只见屏幕上,5G智能装载机轻松地将近10吨的轧辊吊起,运送到磨床上……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厂的“90后”技术员彭期文坐在舒适的冷轧厂的5G创新工作室内,拿着手柄远程操控,轻而易举地成为一名操控装载机的能手。通过5G技术,他们开动自动装载机,犹如置身大型3D游戏中,曾经需要3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单次吊运作业,现在只需 1人坐在电脑前就能实现,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广西钢铁集团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主导产品为冷轧卷板等,其中,冷轧低碳钢带等7个产品荣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然而,近年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创新和人员效能提升瓶颈,一直困扰着该企业。
“冷轧产品是我们企业的主打产品之一,磨辊班承担着为各生产线提供轧辊的重任,非常重要的设备——从国外进口的轧辊装载机,因某些原因,失去了应有的技术服务和支持。看着世界一流的装载机不能使用,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冷轧厂酸轧车间磨辊班班长韦莹表示。
为早日恢复装载机运行,冷轧厂尝试了多种技术和方法,但均以失败告终。了解到冷轧厂的情况后,广西移动防城港分公司主动上门服务,充分运用5G技术及相关资源积极与冷轧厂合作,寻求突破。双方组成联合技术攻关组反复研究推敲可行性方案,并进行严密的技术论证及资料整理收集。经历了无数个日夜,反复试验,攻关组终于突破技术瓶颈,使“沉睡”了5年的轧辊自动装载机借助5G网络运转起来。
“我们和冷轧厂借助5G技术进行合作,使原本高精尖的国外机器运转起来,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中国制造插上了中国5G的翅膀,一定行!”广西移动防城港分公司政企客户部总经理张秀梅激动地表示。
“以前我是‘上班吵哄哄,下班耳嗡嗡,浑身臭烘烘’。现在好了,因为有了中国移动5G技术,我的工作变得轻松多了!”韦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兴奋。她表示,过去,她所在的冷轧厂虽然运用了许多现代化工艺流程,但是磨辊班却是少有的需耗费大量人力的艰苦岗位之一。原来的行车吊装作业需要3人,从业13年来,韦莹等人每天都要重复使用行车吊运轧辊,工作效率一直很难有大的提高,加上车间里冬冷夏热,工人们干起活来都苦不堪言。
今年,这种状况得到彻底改变。由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移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5G智慧钢铁项目开始试运行。该项目依托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技术特点,量身定制出“操控端﹢中国移动5G网络﹢装载机”的解决方案,完美实现了5G高清视频回传和远程精确操控功能。通过5G远程操控装载机,原来的3个吊装工人减少到现在的1个,车间里4个班总共减少了20人。与此同时,由于装载机的效率提升了,轧辊的磨削量也从原来的18根提升到现在的24根,综合效率提升33%。中国移动5G成功解决了困扰钢铁企业多年的痛点和难点,大幅提升了艰苦工种的工作满意度,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助力企业走上无人或少人的自动化工厂转型升级之路。
将设备连上5G,是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做“华体官方网页版互联网优质品牌”必须迈出的步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来,还将通过5G手机实现远程一键启动,控制高温锅炉旁边的机械臂自动运行,实现机器人和机械臂的环境感知、姿态控制、远程操作、自动控制等功能,满足智能生产需求,降低工人在车间高危作业的风险。
“据测算,企业5G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实施后,冷轧厂的磨辊班就能节约人力成本200万元/年和设备运行成本356.4万元/年。”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5G帮助钢铁企业实现了提质增效。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