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从热成像测温、智能外呼,到5G远程会诊、防疫机器人、5G﹢VR直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信息通信业在全面做好通信网络保障的同时,与产业合作伙伴一起将远程医疗、视频会议、智能机器人、VR/AR直播等技术部署到抗疫工作当中,让科技创新成为战“疫”的利器。在特殊时期,创新技术产品落地之快、应用之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① 一声令下,信息通信业进入“全天候”工作状态,各运营企业每天24小时实施动态监控、扩容优化,7×24小时保障各级政府、医疗卫生系统以及相关重点单位、市长热线、急救中心、疫情上报等通信线路畅通。湖北当地运营商更是争分夺秒,完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4G、5G网络建设覆盖任务,图为技术人员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安装摄像头,为网友直播医院建设进程。 张涛/摄
② 2月13日,贵州省召开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避免人员聚集,贵州省人大决定采用中国移动“云视讯”视频系统召开全省远程会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5人在办公所在地出席会议。 陶塽/摄
③ 消毒清扫版5G云端机器人在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现身”。依托中国移动5G网络、摄像头、传感器,它可以自主定位医院内环境,搭载的消毒水箱可根据护理环境要求适配消毒药水,能够独立完成医院内的消毒、清扫、除菌等工作,同时还可以规避人流,并发出“正在进行清洁任务,请您注意避让……”等温馨提醒。每小时1000~ 1200平方米的清洁能力,大大提升了医院的清洁效率。 陈文嫣/摄
④ 武汉雷神山医院专家团队依托中国联通5G网络和医疗解决方案,使用远程CT协作及MDT专家会诊平台,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连线进行了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5G会诊。 张佳乐/摄
⑤ 云网融合产品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在福建,中国电信提供的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在宁德市霞浦动车站投入使用,热成像初筛系统可对进入车站人员的体温进行快速检测,大大提高了安检通行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刘贤霖/摄
⑥ 5G防疫机器人在疫情期间驻守江苏苏州火车站旅客出入口,全天候进行检疫排查工作。中国联通为苏州市公安局提供的5G机器人,可自主巡逻并通过装载的热成像测温设备对流动旅客进行移动测温,发出高温报警。同时,5G防疫机器人通过高清摄像机可对未戴口罩的旅客进行实时提醒。 刘少龙/摄 邱少美/报道
⑦ “胸膜线光滑,胸膜滑动征可见,肺部B线增多(考虑间质性肺水肿),双侧胸腔积液,心脏大小功能正常,下腔静脉内径和变异度正常。”2月2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彭成忠教授利用连接5G网络的超声机器人,为浙江省人民医院医联体下属桐乡院区收治的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谢某开出了全国首张远程超声诊断书。 浙人医/供
⑧ 位于浙江杭州的湘湖隧道内共有4条220千伏电缆,是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滨江医院等 5 家重点医院以及杭州滨江、萧山等区域约40万百姓的重要电力通道。由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与国网杭州电力公司合作的全国首个5G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临危受命,充分发挥了实时监测、智能可控、无人作业的特点,上岗以来无故障、无调休、无替代地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完成了24公里隧道巡检,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郦超群/摄 王啸涛/报道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