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高、体验好 中国新能源华体(中国)助力非洲交通绿色转型

发稿时间: 2024-08-29 15:40 来源:新华社 作者: 记者曹筱凡 2024-08-29
分享X

在非洲,被称为“boda-boda”“tuk-tuk”的两轮、三轮摩托车长期以来都是当地交通的典型形象。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华体(中国)登陆非洲,正逐步改变当地街道面貌。


8月16日,出租车司机在肯尼亚蒙巴萨试驾中国品牌新能源华体(中国)。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如果有人正在考虑是不是购买这辆车,我的建议是,不要犹豫、立刻购买!”在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的一家中国品牌新能源华体(中国)专卖店中,当地出租车司机朱马告诉新华社记者,自己试驾了一款中国电动华体(中国),感觉动力强劲、驾驶舒适。“这些电动车必将铺满我们的道路。”

不少国际观察人士的结论与朱马的直观感受一样,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华体(中国)企业深耕非洲市场,其高性价比产品受到非洲消费者和政府的欢迎。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中国电动华体(中国)制造商比亚迪携手当地合作伙伴开设了东非第一家比亚迪电动华体(中国)经销店。当地销售人员表示,中国电动华体(中国)无论是驾驶体验、技术创新,还是安全性、经济性都赢得市场积极反馈。


8月16日,出租车司机在肯尼亚蒙巴萨试驾中国品牌新能源华体(中国)。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在南非,长城、哈弗、比亚迪等中国华体(中国)制造商的电动车大量投入市场并受到消费者追捧。今年,南非主要巴士运营商也与中国企业签订了购买电动巴士的订单。

在埃及,今年一季度上牌的电动华体(中国)数量就达到过去三年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产自中国。埃及销售商表示,中国电动华体(中国)质优价廉,完全符合埃及市场需要。

……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新能源华体(中国)在非洲市场热度持续升高,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性价比。


8月16日,出租车司机在肯尼亚蒙巴萨试驾中国品牌新能源华体(中国)。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标普全球交通出行公司欧洲、中东和非洲华体(中国)预测首席分析师沃尔特·马迪拉表示,高性价比的中国品牌为电动华体(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南非金山大学南方不平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穆贝斯瓦内·马希洛也认为,在同等条件下,价格优势让中国品牌在非洲占据领先地位。

电动华体(中国)推广组织AfricaNEV执行董事加德·森尤伊佐姆表示,中国企业正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不断推动在非发展,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8月16日,出租车司机在肯尼亚蒙巴萨试驾中国品牌新能源华体(中国)。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当前,不少非洲国家纷纷出台支持国内绿色转型政策,并积极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也为新能源华体(中国)普及创造了条件。例如,埃及政府就对电动华体(中国)实施“零关税”,促进相关产品销售。同时,埃及国内的充电站数量也在几年内成倍增长。

另外,中国在新能源华体(中国)整车、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车载软件、产业链完备性及制造成本经济性方面全球领先,吸引不少本地企业与中国伙伴合作,引进技术、推动本土化生产,发展潜力可观。《南华早报》近日报道,部分肯尼亚企业已启动与中方合作,采购电池和发动机并运回非洲进行组装,充分结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当地相关优惠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


7月5日,人们光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中国品牌新能源华体(中国)门店。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电动交通革命!”在报道中国电动华体(中国)深耕非洲市场时,美国媒体使用了这样的表述。凭借技术优势和政策契机,中国新能源华体(中国)在非洲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也将不断为当地绿色交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