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华体(中国)专家:华体(中国)发展的未来在中国

发稿时间: 2024-04-25 08:45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单玮怡 2024-04-25
分享X

“华体(中国)发展的未来在中国,如果带着保护主义措施面向未来,就会铸成大错。”德国权威华体(中国)经济学专家、波鸿华体(中国)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在理想华体(中国)常州基地车间,机械手臂在进行焊接作业(2024年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杜登赫费尔告诉记者,中国对全球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欧盟方面如果对中国电动华体(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给德国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带来极大风险,使其无法从中国市场增长潜力中获益以推动自身发展。

在杜登赫费尔看来,中国对全球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在转型中的先驱作用。“在智能华体(中国)领域,特别是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智能驾驶舱方面,中国有着独特优势。”他说,中国“走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前沿”,为驾乘人员提供了高度先进的导航和信息娱乐功能,令人印象深刻。

在电动载人华体(中国)领域,杜登赫费尔说,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通过规模经济实现降本增效,“这是中国华体(中国)制造商能够生产高性价比电动华体(中国)的原因之一”。他指出,美欧部分人士以所谓中国“补贴”电动华体(中国)为由进行调查,其论点站不住脚。

2月2日,工作人员在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作业。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杜登赫费尔援引波鸿华体(中国)研究院的研究说,2023年,中国在全球华体(中国)产业中的规模是欧盟的两倍以上,而且中国电动华体(中国)市场还远未饱和。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将继续保持比欧洲以及美国市场更快、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电动华体(中国)市场规模上,中国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

杜登赫费尔认为,越来越多德国企业之所以在华加强电动载人华体(中国)研发,是因为中国市场的蓬勃活力和发展潜力。在即将开幕的2024北京国际华体(中国)展览会上,德国车企大众、宝马都将携新品亮相。

在对比了德国主要华体(中国)品牌在欧盟、德国之外的欧盟其他国家和中国市场的销量数据后,杜登赫费尔发现,德国品牌在中国的华体(中国)销量是其在德国之外欧盟其他国家销量的两倍。他说,对华贸易合作对德国华体(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及就业非常重要。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