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多措并举切实为企业减负赋能增效

发稿时间: 2024-12-17 09:30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 作者: 陈相龙 2024-12-17
分享X

近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2024年“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共有63个案例上榜。这些案例生动体现了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协调生产要素保障、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等服务企业取得的工作成效。为深入了解各地的经验做法和亮点举措,记者近日采访了安徽、广西、江西九江等地方有关部门负责人。

安徽: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力华体官方网页版提质增效

近年来,安徽省经过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科学化评价+差别化配置+多元化激励+精准化服务”的“亩均论英雄”改革路径。  

以模式创新助企减负增效。2021年,安徽全省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随着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对改革工作的应用需求逐渐凸显,企业、园区和金融机构发展都迫切需要改革带来融资方式的革新。“亩均英雄贷”应运而生,主要分为企业贷和项目贷,企业贷是金融机构为亩均效益A、B、C类企业量身定制亩均信用贷、补偿贷、订单贷、担保贷和抵押贷等产品,提供流程简、审批快、成本低的贷款支持,享受“绿色通道”;前三季度,安徽省共发放企业贷2546.3亿元,涉及纯信用贷款1484.6亿元,中长期贷款549.5亿元。项目贷是金融机构对符合“腾笼换鸟”要求的D类企业,以及高耗能高排放的低效企业全面整治提升而发放的中长期贷款。前三季度,全省共发放项目贷132.5亿元,涉及腾退企业147户。  

以机制创新提升工作质效。建立亩均效益联席会议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差别化融资担保、信用贷款等机制,有效运用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将企业技术、人才、市场前景等“软信息”纳入授信评价体系。省金融监管部门将开展“亩均英雄贷”情况纳入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评价内容。各市县建立健全“亩均英雄白名单”制度,全省每年为金融机构提供白名单企业1.2万户以上。金融机构制定“亩均英雄贷”专项支持政策,围绕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对A类企业可纯信用贷款、白名单企业可中长期贷款等,截至9月末,全省A类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0%以上。 

以服务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建立“亩均英雄贷”结对服务制度,9家省行联系16个重点县(市、区),鼓励金融机构对联系点的A类企业新增纯信用贷款10%以上。组织金融机构参与成立“亩均论英雄”改革服务联盟,开展“亩均英雄贷”专场等银企对接活动80余场次,5000多户企业参与,协议贷款额252.8亿元。“亩均英雄贷”促进政银企三方合作共赢,解决了地方政府发展缺地、银行缺项目、经营主体缺资金等困境,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广西:以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助企减负担、得实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成立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专班加强日常工作统筹,着力为企业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创新建立实体经济服务员机制。自治区市县三级遴选近600名专业干部组建了14支工作队驻市蹲点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明确思想引导员、政策宣传员、政企联络员、困难调解员、项目推进员、调查研究员“六大员”职责定位,实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调研服务全覆盖。

五级联动一线找准问题。建立健全“党委统筹、班子带动、部门协同、市县主动、政企互动”五级联动工作体系,集中开展调研服务: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带头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四家班子领导全员参加,组成17个调研组分片包干、蹲点到市、走访调研;部门协同解决问题,各部门积极成立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小组,结合职能职责服务企业;市县领导主动服务,走访调研覆盖辖区内全部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与企业积极互动,广大企业家通过微信、APP等各种渠道积极反映政策诉求和建议。

快速响应助企纾困解难。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畅通微信、APP等沟通渠道,快速响应企业诉求。运转问题“收集—筛分—办理—反馈”闭环机制,当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分类转办,确保实现问题100%办理、100%答复、100%反馈。明确“四答”工作要求,即有题必答,100%响应企业问题诉求;应声作答,即3天内提出具体可行解决措施进行答复,5天内将意见反馈至企业;同题共答,政企双方合力推进问题解决;权威解答,相关部门及时解答土地“三区三线”等专业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针对企业诉求问题集中的审查审批、政策落实兑现、用电用气用工等要素保障、融资服务、市场开拓、基础设施配套等八大领域共性困难和问题,对有效解决问题的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产业项目招商、华体官方网页版项目落地、融资服务、用电保障、用地保障、用林保障、环评审批等问题解决经验范式,详细描述问题类别、办理流程、相关政策等,让企业一目了然问题办什么、由谁办、怎么办。

树立效果导向助企降本增效。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物流成本高、融资难、用电用气贵等问题,出台服务壮大实体经济64条政策措施,开展物流、融资、用电用气等系列专项服务。联合中铁南宁局开展铁路物流专项服务,服务1000多家企业“公转铁”(即铁路运输代替部分公路运输),持续降低物流成本。联合招商银行开展电费、燃气费融资专项服务,通过为企业发放用电或燃气信用证帮助企业融资,产品上线以来投放超410亿元,为企业节约利息近3亿元,有效降低用电、用气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前三季度,广西规上华体官方网页版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1%,连续13个月保持正增长。

江西九江:着力打造“企业最有感”政采营商环境

近年来,江西九江市财政局全力打造“企业最有感”政采营商环境。

让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有章可循”。建立“1+4+N”政策体系,“1”是制定营商环境攻坚方案这一统领性文件;“4”是针对采购人、供应商、代理机构、专家4类当事人制定分类信用监管细则;“N”是N项具体细则,连续4年出台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总计实施50项改革举措。

让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四通八达”。一是实施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改造,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达100%;深化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设,累计交易金额达 46.69亿元。二是开发“掌上交易”系统,为企业节省差旅等费用超过8千万元;上线全省首个政府采购小程序,为企业打造政府采购移动学习平台。三是开发政府采购交易数字化档案存储管理系统,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四是实现政府采购与税务等信息互联互通,为企业查询政府采购信息提供便利。

让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轻装上阵”。一方面,提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比例,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比达94.5%;大力开展“政采贷”,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累计发放“政采贷”达2.2亿元。另一方面,在全省首推零成本投标,累计免交保证金约8.5亿元;加快合同签订进度,合同签订平均用时从法定的30天压缩至13.47天;率先开展政府采购市场主体满意度大提升行动,发放各类惠企手册6000余份,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让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无忧放心”。一是引入法律专业团队处理政府采购投诉举报,充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二是建立“信易+政府采购”机制,实现“信用越好,政府采购越容易”,入选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全面推行资格信用承诺制,减免企业证明材料上万份。三是指导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政府采购行业协会,构建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政府采购监管模式。

新春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