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地时间7月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在巴黎,从最先进的体育器材到小巧精致的纪念品,“中国制造”随处可见,奥运会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业力量的舞台。舆论认为,“中国制造”闪耀巴黎奥运会,凸显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无可匹敌。近段时间,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并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特别是在部分媒体的引导之下,“中国制造”往往被贴上“廉价”“低端”的标签,甚至被视为“产能过剩”的源头。透视本次奥运会,高品质、高标准、高科技的“中国制造”产品“霸场”,进一步打破了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攻讦。
赛事之下义乌“爆单” 巨大市场需求打破“产能过剩论”
巴黎奥组委的统计显示,本届巴黎奥运会80%的吉祥物由中国制造,大部分均产自义乌。剩下的市场份额虽由两家法国玩具制造商取得,但原材料和零部件都来自中国。同时,各类望远镜、助威棒、加油围巾、钥匙扣等赛事周边产品也主要来自中国厂家。除了小商品,我国多家企业还为摔跤、拳击、柔道、自行车、跆拳道、体操等赛事项目提供体育器材,还有高端的LED大屏幕、霓虹灯等高科技用品,处处都彰显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2月份,义乌对法国的出口额达5.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体育用品出口同比增长70.5%。1—5月,义乌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41亿元,同比增长44.4%。义乌某体育用品企业称,过去的产能已经满足不了客户需求,该公司生产规模一直在扩大。现在公司的业绩相比2019年增幅在20%以上,目前订单也排得比较满。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奥运经济相关行业的商家线上出口额已经超过70亿元。人造草坪及运动地板等新兴行业也在奥运前夕快速增长,仅销往法国的订单同比增速就高达139.58%。除了奥运会,在此前的卡塔尔世界杯、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中国制造”也拥有极大的存在感。对此,不少网民调侃称,“不管哪里办大赛,爆单的都是义乌”,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仍有较大的需求,“爆单”之下,所谓“产能过剩”之说根本站不住脚。另一方面,这也彰显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和国内外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认为,“中国制造”在国际赛事活跃的身影,恰是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和高效供应链获得国际认可的印证,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的体现。
从“制造”转向“品牌” 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智能化
误差小于0.04mm的乒乓球、下差0.25%以内的杠铃片……奥运会期间,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以高标准、高质量赢得了全球观众的瞩目与赞誉。如广州双鱼提供的巴黎奥运会用球,实现了弹性公差不超过4mm、圆度公差不超过0.04mm的高精度;河北张孔杠铃提供的比赛杠铃片,重量误差控制在上差0.5‰、下差0.25‰以内,而国际举重联合会制定的标准是上差1‰、下差0.5‰;杠铃杆轴线弯度值在0.2毫米以内,比国际举重联合会制定的标准提高了0.3毫米。“中国制造”以过硬质量满足了国际赛事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严苛要求,为业界树立了来自中国的行业标杆。
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本次奥运会上“中国制造”科技满满,标志着中国制造正加速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7月14日,在巴黎奥运会火种抵达法国的庆祝活动中,深圳“小巨人”企业高巨创新以其创新无人机编队表演惊艳全场。1100架无人机上演了一场震撼的“赛博烟花”秀,献礼巴黎奥运。亮相巴黎奥运会的“中国制造”体育装备,也引入了“黑科技”。如泰山体育生产的柔道垫采用智能芯片与柔性压电薄膜技术,可实时根据运动员及教练需求采集运动力度、速度、轨迹等信息,为训练、比赛提供更加直观精准的指导;江苏淮安一家企业提供的“芯片”足球,1秒内能做500次识别动作;此次奥运会上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也成为一大亮点。如我国自主运动自行车品牌瑞豹T24场地车,它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欧美品牌在高端运动自行车制造领域的百年垄断。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也成为奥运首个AI大模型应用的技术提供方。根据媒体统计,此次巴黎奥运会,场内场外单是与半导体科技相关的中国企业有十多家。
随着“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国际化,中国企业正逐步撕掉“贴牌代工”的标签,转向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国际化。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渴望提升它们在国内外消费者心目中地位的中国企业,将今年的巴黎夏季奥运会视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全球市场扩大影响力的一个机会。博圣轩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在与奥运会相关的方面,体育零售商安踏、电动华体(中国)制造商比亚迪和科技公司vivo,在中国社交平台上获得了最多关注,在主要平台上被提及的次数最多。有媒体评论称,在诸多细分市场,中国品牌与IP在国际赛事中的活跃表现,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标志。自2021年东京奥运会以来,“中国体育装备制造”已经明显转向“中国体育品牌”。
完备的华体官方网页版体系和高效的供应链 中国仍是“世界工厂”
长期以来作为头号“世界工厂”,中国一直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近年来,美西方为摆脱对华依赖,一边炮制中国“产能过剩”谬论,一边大力推进友岸、近岸外包。全球制造商在供应链安全和地缘政治形势压力之下,纷纷采取“中国+1”战略,将部分产业转移到第三国。在全球产供链深度重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依然熠熠生辉,引发外界关注。
“中国制造”何以能?完备的华体官方网页版体系、高效的供应链、不间断的科技创新或是最佳答案。正如日前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反驳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对中国华体官方网页版产能过剩的批评时所提到的,政府补贴并不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等行业比同行更具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创业精神和技术创新。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在巴黎奥运会上大放异彩更加凸显“中国制造”的优势和韧性。首先,表明中国经过几十年积淀已建立完整、全面、井然有序的产供链网络,再加上举世无双的庞大制造业规模,加强了全球对中国的依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吴萨称,近年来,中国运动品牌推出了大量独有创新科技,不断迭代产品,使得产品在乒乓球、田径、足球、篮球等细分市场具有强大的IP属性。中国企业还拥有从原材料供应到高端装备制造最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够生产从运动鞋到健身器材等各种产品,提升了整体制造效率,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此前国内头部运动企业对外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在逐年增长,2023年均突破两位数增长,超15%。如今,中国运动品牌已实现从寂寂无闻,到弯道超车、打破国际垄断的跨越,走进奥运现场的“主赛道”。
华体官方网页版网络舆情研究院 张晨